4*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会认“录、凡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蛆,积累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文中几种昆虫有趣的秘密,体会发现的乐趣。
3.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能仿照课文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道哪些昆虫?对它们有什么了解?
(课件出示多种常见的昆虫图片)
2.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昆虫,有一位叫江曾
祺的爷爷非常喜欢观察昆虫,他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观察,了解
了昆虫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江曾祺的《昆虫备忘录》,来进一步了解几种昆
虫。(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3.解释备忘录: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或
语音资料。
二自主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或请教老师。
2.字词学习:膜翅、距离、马铃薯、黑绸、霸王、蚂蚱、掌握、咯咯作响、褐色、
款款、益虫、备忘录
3.理解难懂的词语:复眼、琢磨、款款、严丝合缝
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昆虫。(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主要介绍了昆虫的什么。(复眼)
2.交流讨论。
(1)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一直”说明作者琢磨了很长时间,对复眼
兴趣浓厚。)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视觉灵敏)
(3)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走近蜻蜓和苍蝇,发现它们视觉灵敏)
(4)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是不是也像苍蝇那样,眼睛长在头上,圆圆的、大大的,
非常突出)
3.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善于观察和思考)
4.再读课文,你还有什么发现?(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四互相交流,学习第二至四部分
1.出示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分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2)解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问题。
(3)组长整理信息,派代表发言。
2.各小组自主探究。
(1)“花大姐”探究小组。
花大姐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①瓢虫的膜翅:黑绸衬裙,顺顺溜溜,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用词准确)
②外形: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有漂亮的小圆点,星点不同。(观察细致)
③习性:吃螃虫——益虫;吃马铃薯嫩叶——害虫。(喜爱之情)
(2)“独角仙〃探究小组。
独角仙的外形和特点:
①笨重②体长③甲壳深色、坚硬④头部尖端有角⑤力气大
(3)“蛆蚱〃探究小组。
蛆蚱的外形、特点和种类:
①别称“挂大扁儿”②形态好画③飞起来咯咯作响④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⑤
土蚂蚱
3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再全班汇报。
4制.作《昆虫备忘录》: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昆虫,以小昆虫的身份,
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吧。
(1)各小组总结作者是怎样写的。(外形、特点、别称、习性等)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细致观察、善于思考、描写准确、修辞恰当)
(3)展示备忘录不同方式:表格式、图文结合式、文字记录式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介绍的昆虫或者自己收集的其它昆虫制作《昆虫备
忘录》。
5拓.展延伸:如果大家还感兴趣,可以课外阅读杨红珍的著作《走近大自然》;《探
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
会有更多的了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