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读一读,记一记;关于这些偏旁的字我还知道……;;;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飘荡)开去。;春风吹拂,杨柳依依,碧波(荡漾飘荡)。;交流平台;明;;;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第1课时;品析佳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小组交流:你认为这句话怎么样?说清理由。
说一说:从“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结合句子旁的泡泡,体会作者这样写让花骨朵儿更逼真、生动。
带上感情,齐读句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圈画出句子中的动词,结合瓢虫收翅的顺序,体会作者写作条理之清晰。;瓢虫的动作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多种形式读句子。;本单元课文中的句子语言生动优美,运用圈一圈、说一说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你最喜欢的语句。;我们在欣赏优美的句子时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时,我们自己在写作时如果能够细致地进行描写,再加上修饰词,一定可以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归类识字;观察所有的生字,观察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有什么联系。
都是形声字。
观察每行字,你发现了什么?
三行字的偏旁分别为提手旁、绞丝旁、贝字底。;看动作猜词语。观察老师表演的动作,猜词语。
援掷捞
带有提手旁的字,大都是表示人的动作。;缚;“贝”的故事。
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资贡贷
贝字底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小组合作,开展“串串烧”的游戏,至少写出两个含有提手旁、绞丝旁、贝字底的字。
交流展示。
通过识字游戏、开火车等方式,强化记忆生字。;第2课时;品读词句;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这些词语都是近义词。
小组交流,比较每组词语的意思,选取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近义词在句子中并不能互相取代,要结合语境进行适当的选择。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飘荡)开去。
这一句写的是水中场景,而“飘荡”一词大多描述的是空中的场景,所以应该用“荡漾”。;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轻快)的歌曲。
这一句中的“轻快”才是形容歌曲的。;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这一句中,“灵敏”用来形容鼻子的感知能力强,而“灵巧”常常用来形容动作灵活而巧妙。
创设新的语境,巩固练习。;句子积累运用,多种形式读句子。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两个例句都是抓住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两个例句都是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的。第一句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个方面,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描写燕子的特点。;第二句抓住独角仙的甲壳、头两个方面,从颜色、硬度、形状的角度来写它的特点。;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积累诗词;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词以前是配曲谱来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忆江南”就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这首词唱的旋律。词的每一行,字数不等,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疏通词的意思。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成青绿色染料。
小组交流整首词的意思。
派代表全班交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读读这句话,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借助课本插图,体会词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