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6.0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内容,旨在助力学生明晰情绪的基本概念,学会辨别、表达个人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育积极乐观心态,提升心理素质。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熟知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能力目标:学生可以准确识别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且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提升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

方法目标:学生切实掌握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积极思考等调整情绪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提升整体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清晰认识情绪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情绪对自身行为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常见的情绪调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情绪问题。

(二)教学难点

助力学生突破情绪识别与表达的障碍,促使他们能敏锐察觉内心感受,用精准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帮助学生真正内化情绪调整方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灵活且有效地运用,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丰富的图片、生动的视频、直观的图表等资料,辅助教学;黑板、粉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绘制简易思维导图等;教学挂图,展示情绪相关的知识框架、情景案例等。

学具:为每位学生准备心情卡片,用于记录个人情绪;提供情绪面具,让学生通过佩戴面具模拟情绪状态;准备情绪图画,帮助学生从视觉角度识别和理解情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绪盲盒互动:在讲台上放置一个装饰精美的“情绪盲盒”,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抽取盲盒中的纸条。纸条上分别写着不同的情绪情境,如“收到期待已久的礼物”“不小心打碎了心爱的杯子”“即将上台演讲”等。抽到纸条的同学需要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表演出该情境下的情绪,其他同学来猜测表演的是哪种情绪。

故事引导思考:讲述情绪小故事:“小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满心欢喜,走路都哼着小曲,对周围的人都格外热情。然而,同桌小刚却因为成绩不理想,心情低落,一整天都沉默寡言,对别人的关心也爱答不理。”随后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小明和小刚面对考试结果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呢?你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因为不同情绪而产生不同行为的时候?”由此引出本节课主题——揭开情绪的面纱。

(二)新课内容

多媒体概念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绪的概念: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展现不同情绪在人体内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情绪产生的原理。

情绪类型深度剖析:结合图片、动画等形式,详细讲解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喜、怒、哀、惧。展示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每种情绪的外在表现。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经典电影片段,如《头脑特工队》中的相关片段,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不同情绪的理解。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典型喜、怒、哀、惧情绪事件。

(三)情绪识别与表达

情绪小游戏、图画猜猜看升级活动:跟着视频做情绪表情和动作。开展“情绪图画猜猜看”活动:展示一系列情绪图画,如一个孩子在开心地大笑、一个人愤怒地握紧拳头、一个女孩难过地哭泣、一个小男孩害怕地躲在角落等,让学生快速说出每幅图所表达的情绪。之后,增加难度,展示一些较为模糊或复杂的情绪图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读情绪,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情绪日记分享: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同学们,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最近一周内,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情绪体验,它是哪种情绪呢?当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之后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勇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情绪。同时,给学生发放心情卡片,让他们将自己此刻的情绪以及相关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巡视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情绪调整方法

转移注意力沉浸式体验:通过举例说明,如“当你和朋友吵架后很生气,这时可以选择去听喜欢的音乐,让自己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从而忘掉刚才的不愉快”。现场播放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体会转移注意力带来的情绪变化。音乐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的经历,以及除了听音乐之外,还有哪些其他有效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阅读、绘画、做手工等。

合理宣泄实践活动:讲解合理宣泄的方式,如在空旷的地方大喊、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写日记倾诉等。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课间运动,如深蹲、跳绳等,让他们在运动中释放身体的压力,感受情绪的宣泄。运动结束后,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运动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运动后情绪的变化。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