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2019)高一下学期物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1.83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91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49页

人教版(2019)高一下学期物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练习题

专题一:《抛体、圆周运动》

抛体运动

一、曲线运动

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_运动.

a恒定:_____________运动;a变化: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3.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运动学角度:物体的______________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动力学角度: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速率变化情况判断

①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增大(力做正功);

②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减小(力做负功);

③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力不做功)。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动性质的判断

2.判断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关键看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是否共线.

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

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曲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v合与a合共线,为匀变速_______运动

如果v合与a合不共线,为匀变速______运动

3.小船渡河问题

(1)渡河时间t=?如何航行渡河时间最短?

(2)最短渡河位移S=?如何求解?

注意:①区分三个速度:v船(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水(水的流速)、v合(船的实际速度)。

②区分分运动和合运动,船的航行方向也就是船头指向,是分运动。船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船的实际运动方向,是合运动,一般情况下与船头指向不一致。

③渡河时间只与垂直河岸的船的分速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

4.关联速度问题——绳(杆)端点速度分解模型

(1)模型特点

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包括加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2)思路与方法

合运动(实际运动、对地运动)→绳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

分运动→

方法:v1与v2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v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三、平抛运动

1.基本规律

如图,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以初速度v0方向(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

2.推论

(1)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是相同的,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如图所示)

有tanθ=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所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斜抛基本规律

以斜抛运动的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初速度可以分解为v0x=_______________,v0y=________________

在水平方向,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

x=__________________vx=__________________

在竖直方向,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

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桌面上移动的速度是v,跨过滑轮的绳子向下移动的速度是(绳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

A、vsinα B、

C、vcosα D、v

2、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水流速度的大小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v2.第一次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在出发后t0=20s到达对岸下游60m处;第二次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θ=53°角向上游航行时,小船恰好经过时间t1能垂直河岸到达正对岸,求:

(1)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v2;

(2)求第二次过河的时间t1。

3、如图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从O点飞出到离斜坡距离最远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