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pdf
文件大小:8.42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83万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

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100~200|||||||||||||||1~100||1

1.该图反映的是()

A.人口数量B.人口分布疏密程度C.资源环境承载力D.人口合理容量

2.形成图中①、②两处人口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气候干热雨林广布B.地震频发矿产短缺

C.雨林广布气候干热D.矿产短缺地震频发

3.图中③地()

A.城镇化水平高B.生存环境较为恶劣C.建筑多粉墙黛瓦D.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答案】1.B2.C3.A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展示的是不同区域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情况,并非单纯的人口数量总和,A错误;从图中的人口密

度分级(如200A/km2100-200人/km?等)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B正

确;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

规模的大小,图中未涉及资源环境相关的容纳指标等信息,C错误;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

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图中没有体现出“最适宜相关内容,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①处大概率是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是湿热而非干热。②处推测为干旱沙漠地区,不存在雨林分布,A错误;

①处主要是因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和植被状况影响人口分布,而非地震因素。热带雨林地区并非都处于板

块交界等地震多发地带。②处人口稀疏主要是受气候干旱的影响,而非矿产资源情况。很多沙漠地区其实

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恶劣的气候条件依然限制了人口居住,B错误;①处茂密的雨林使得大规模人

类活动难以开展,影响了人口分布。②处干旱炎热的气候导致水资源匮乏,不利于人类生存和聚集,C正

确;①处主要是受雨林环境的制约,与矿产资源是否短缺关系不大。②处主要是因气候干旱少雨,不适宜

人类居住生活,而非地震因素,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③地人口密度大,通常人口密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城镇化水平也较高,A正确;如果生存环境

恶劣,一般人口分布会稀疏,与③地人口密度大不符,B错误;仅从人口分布示意图无法得出建筑多粉墙

黛瓦的结论,粉墙黛瓦多是江南水乡等地区建筑特色,与人口密度无直接关联,C错误;人口密度大一定

程度上说明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高,能够容纳较多人口,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分布受多种地理环境因素影响。气候方面,适宜的温度和降水利于人类居住,如温带地区往

往人口密集;而极端气候区,像寒冷的极地、炎热干旱的沙漠,人口稀少。地形上,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利于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人口分布多;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疏。水源也是

关键因素,河流、湖泊附近水源充足,便于生产生活,人口易聚集。此外,土壤肥沃程度影响农业发展,

进而影响人口分布;矿产资源丰富地区会吸引人口聚集从事矿业开发等。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

对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5年春运约90亿人次的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往返流动,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o下图

示意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统计(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