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八) .pdf
文件大小:17.53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

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

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抑商〃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

C.“盐铁专卖〃的政策D.“精耕细作〃的特点

2.《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

反映唐代手工业者()

A.地位优越B.职业世袭C.遭受歧视D.地位低下

3.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

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

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B.宗教信仰不同C.生活习俗不同D.历

史传统不同

4.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

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

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冏品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5.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

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

风格的器皿。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6.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

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

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7.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

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

是()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8.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

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

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社会秩序空前稳定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9.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

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10.下面是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某学生的日记记载1934年春她

经人介绍前往一平民学校教课为其办理手续者系一男子这使她“心

中鹿鹿不已”因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陌生男子。但她又想到

前来授课是“为国家幸福计己身前途计不得不尔。余侪处事光明

磊落何分性别何惧他人窃议哉?”片段这则日记反映出当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巧1934年春抱经人介绍前往一平民学校教课

为其办理手续者系一男于这便把“心卓庞鹿不

巳”因为这是是,生平“第一次见侬生男子但死

又想到.前来授课是“为国家紊稀计.己身前途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