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5届高三年级5月联合测评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5开年以来,DeepSeek相关话题热度不减。相较于ChatGPT,它更符合中文语境的流畅文本生成能力让文学界再度感受到来自科技的“暴击”。
(一)AI与文学的十年纠葛
②如同十年前面对AI“微软小冰”一样,此次文学界首先给出强烈反应的还是诗人圈。
③1月份,《星星》诗刊的主编龚学敏在朋友圈发文称:“AI已给诗歌创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不知道现在的诗歌是不是进入了末路,但是,现阶段的AI已经强大到让我们太多太多的写作已经毫无意义了”
④毫无疑问,诗歌因其独特的文学形式更容易被AI模仿。AI对文学的进犯也是从诗歌开始的。早在2014年,AI“微软小冰”就已拥有写“诗”的功能。这十年间,不仅“微软小冰”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它的AI同行们也写出了更多的诗作。2023年,ChatGPT甚至爆改了欧阳江河的长诗《凤凰》,轰动一时。AI在诗歌界的每一个动作都引发了极大的讨论。
⑤此次出现的DeepSeek,使用者只要向它发出足够清晰、精准的指令,就能得到符合中文表达的文本。不光现代诗,甚至连对格律有要求的旧体诗,DeepSeek都能一秒给出结果。随着使用者对DeepSeek文学“创作”性能越来越多的测试,这些AI生成的诗歌、散文等作品渐渐刷爆网络。
⑥新锐诗人刘康向记者讲述了他的DeepSeek试用体验,“它的语言处理能力明显比‘微软小冰’强很多,它生成的诗歌比大部分诗人写的要好很多,它可以淘汰掉大部分的二流和三流的诗人”。
⑦相较于诗歌领域,AI在小说创作上走得更远。2024年上半年,第一部人工智能长篇小说《天命使徒》在上海发布;芥川奖获奖小说《东京都同情塔》,其中有5%是AI写的;网络上,由AI生成的类型小说比比皆是。
⑧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成为文学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语境。如《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所说,“AI技术使用的积极性在于降低了写作的门槛,让全民写作成为可能,拓展了风格与题材,尤其在幻想题材方面。同时,AI技术推动了文学作品从单一的文字形式向多模态形式的转变,让影音图文的泛文学成为时代文艺的主流”。DeepSeek的出现,让这一发展趋势更加明朗。
(二)__________________
⑨DeepSeek的技术能力究竟有多强大?已有多位人工智能专家给出了清晰的评价。他们认为,相比于此前的AI工具,DeepSeek在算法上做了优化,在生成长文本方面的逻辑性更强;比起国内之前的AI产品,它的使用体验更为顺畅。
⑩但它仍然处于对生活无力感知的阶段。刘大先认为,在AI尚未获得自我意识之前,AI技术对创作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激发灵感、建构框架、生成初稿和优化语言等方面。至少到目前为止,人机结合的作品仍未能呈现出原创性,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学的剪切、拼贴、混搭与杂糅。
?DeepSeek的推理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面对各种问题,它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逐步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在对话框里,它完整展示详细的思维链过程,这种“透明化推理”让用户不仅能获得答案,还能观察AI的思考逻辑,但这种推理会带来差错。陕西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试着用DeepSeek写一篇综述,发现里面有部分内容是伪造的,其中有一条还伪造了教授本人说的话。“史料也有伪造的,关键是它的文言文写得很好,你还看不大出来。”在讲求逻辑缜密的学术研究领域,DeepSeek这一辅助写作功能明显有缺陷。它给出的文本需要使用者一条条精细甄别,所花费的精力并不比自己写来得少。
?在文学“创作”领域,DeepSeek也有它的局限性。刘康告诉记者,DeepSeek的诗歌写作表现不出一个诗人在诗歌写作方面的“气息”或者说“调性”。另外,“我既难过又忧伤又开心的那种复杂的情感,它是表达不出来的。”青年诗人邹黎明也认为,虽然DeepSeek写出了看着还挺不错的诗,但它并没有威胁到语言技艺,甚至是修辞技艺。“很多修辞虽看着特别新颖,让人眼前一亮,但对一个资深阅读者来说,还是会发现稍欠妥帖,差那么点意思。”AI在小说创作上同样如此。它生成的文本虽然逻辑完整,但它选用的词汇、情节设定和文章立意,都是常见的“大路货”,或许对于算法而言,资料包内最常用的就是最稳妥的。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曾在一次活动发言中表示,“AI跟文学之间的区别也许就是它有数据,但是它还没有思想,只有思维还没有心灵,或者只有技术理性没有道德理性。我觉得文学之所以还有尊严,一是可以创造语言,二是可以创造现实。这两个都是无中生有、从无到有的。对不存在的语言如何创造,对不存在的现实如此着迷,这就是文学的尊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