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文艺传统习俗传统文学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中医药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技艺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能够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辩证看待传统文化,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体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学习重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学习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圈点勾画,标记问题。1.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5、中华传统文化的局限性。6、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7、为什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观看视频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1、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根本原因)(劳动创造的)(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内部——民族性、独特性)(3)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外部——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注意包容性的方向:中华文化包容性一定是中包外。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各民族文化渐趋统一、同一、趋同≠文化差异消除≠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全盘吸收
BYYUSHEN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中华文化当代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糟粕概念辨析【注意】:(1)中华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我国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95相关链接)(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3)传统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1)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2)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3)中华人文精神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
BYYUSHEN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论语》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核心思想理念
BYYUSHEN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义田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中华传统美德
BYYUSHEN中华人文精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社会和谐向上向善
BYYUSHEN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5450年—公元639年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古印度文明约为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思考:想一想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说明了什么?烟消云散雅利安化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面目全非源远流长:纵向、动态、历史悠久看到:依旧、“几千年”“古老”“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等体现时间久远的信息,可以断定为“源远流长”。见证:汉字、史书典
BYYUSHEN文学科技医药学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独特的成就--P95相关链接这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艺术哲学博大精深:横向、静态、内涵丰富有“精彩”“独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区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