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5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9.3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2千字
文档摘要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5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稻作农业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

B.铁犁牛耕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C.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核心

D.唐代曲辕犁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青铜器铸造技术最早出现在商朝

B.丝织业在汉代已成为国家经济支柱

C.陶瓷业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繁荣

B.唐代长安、洛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

C.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成为重要港口

D.明清时期,白银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强调礼治的重要性

B.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治理国家的最佳方式

C.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严格的法律制度

D.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

B.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C.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火药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军事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B.科举制在唐代达到鼎盛

C.明清时期的内阁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清朝的军机处主要负责军事和外交事务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期通过和亲政策加强同西域的联系

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多民族融合

C.元朝时期设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驻藏大臣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西亚的重要贸易通道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来到中国,记录了见闻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

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代妇女地位较高,可以参与社交活动

C.宋代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D.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C.唐玄宗时期实行开元盛世,经济文化繁荣

D.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二、材料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以来,中国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然而,在宋代,商业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问题: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

问题: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问题: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三、论述题(20分)

论述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

四、综合题(30分)

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流派及其影响

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5.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材料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分析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考察学生对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解。

3.论述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例如,论述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考察学生对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解。

4.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提出历史观点的能力。例如,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考察学生对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认知。

本试卷适用于高三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和备考,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稻作农业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

铁犁牛耕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