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猜题大联考(一)语文 无答案.docx
文件大小:39.8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04千字
文档摘要

河南省TOP二十名年高三下学期猜题大联考(一)语文Word版无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翘首(qiáo)窈窕(tiǎo)憔悴(qiáo)憔悴(cuì)

B.拾级(shè)拾取(shí)神龛(kān)拾级(shí)

C.破绽(zhàn)针砭(biān)破绽(zhàn)针砭(biān)

D.粗犷(guǎng)沟壑(hè)粗犷(guàng)沟壑(h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场激烈的辩论赛中,双方选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场面异常火爆。

B.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学者,对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

C.她的表演精彩绝伦,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堪称一场视觉盛宴。

D.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他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C.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D.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B.他问我:“你明天去图书馆吗?”我说:“是的,我要去借几本书。”

C.“春天来了!”他大声喊道,“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D.他一边走,一边唱着歌,一边还不停地向路人打招呼。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原名《石头记》。

D.《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甲】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乙】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子路从而后:从而,②植其杖而芸:植,③隐者也:隐者,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是。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②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3)从【甲】【乙】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丈人或晨门的思想主张。(4分)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8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2分)

(2)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2分)

(3)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颔联。(4分)

8.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小题。(15分)

(现代文内容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时事热点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选择。)

(1)请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5分)

(2)请从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文章中的精彩语句。(5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5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20分)

(文章内容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时事热点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选择。)

(1)请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5分)

(2)请从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文章中的精彩语句。(5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5分)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20分)

(文章内容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时事热点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选择。)

(1)请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5分)

(2)请从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文章中的精彩语句。(5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5分)

四、写作(共50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材料内容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时事热点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