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卷内容
exam_content=
四川省雅安市多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酒让权力神圣,酒让王朝辉煌,酒让天子自豪。历朝历代的皇帝王臣多数是爱酒饮酒的,酒文化是他们的最高礼仪。喝酒敬酒在夏商周乃至春秋都有很严格的一整套规定,皇帝大臣衣着何服,酒举多高,先敬谁后敬谁,如何下跪,如何举爵,如何唱喏,如何示天地,如何敬神,口张多大,酒倒器中怎样饮,每个细节都不能少,不能乱,不能错。包括礼乐都有繁规戒令。
从秦开始,酒和酒文化逐步从皇室祭祀神坛走了下来,流入了王臣贵族、士大夫及文人墨客的生活中,成为他们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媒介。酒诗、酒词、酒画等艺术形式层出不穷,酒文化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文化在封建社会具有神圣性和礼仪性。
B.酒文化在秦朝后逐渐从皇室走向民间。
C.酒文化在士大夫和文人墨客中具有抒情和寄托的作用。
D.酒文化在夏商周时期主要用于祭祀神灵。
2.材料一中提到“酒让权力神圣”,结合上下文,这里“神圣”的含义是什么?(3分)
3.作者为什么说“酒文化逐步从皇室祭祀神坛走了下来”?请简要分析。(4分)
4.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酒文化在士大夫和文人墨客中具有哪些作用?(5分)
5.酒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演变,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迁?(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二:
数字戏剧是一种新兴的舞台艺术形式,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带入一个沉浸式的戏剧体验中。与传统舞台艺术相比,数字戏剧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提供了全新的感受。
6.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戏剧是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形式。
B.数字戏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
C.数字戏剧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优于传统戏剧。
D.数字戏剧是传统戏剧的延伸和发展。
7.作者为什么说数字戏剧“将观众带入一个沉浸式的戏剧体验中”?请简要分析。(4分)
8.数字戏剧在哪些方面提供了全新的感受?(4分)
9.数字戏剧与传统戏剧相比,有哪些优势?(4分)
10.你如何看待数字戏剧与传统戏剧的关系?请简要阐述。(4分)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古诗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114题。
材料三: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下列对《静夜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诗歌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景象。
C.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12.诗歌中的“疑是地上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4分)
14.诗歌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二)古诗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18题。
材料四: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下列对《登高》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B.诗歌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
C.诗歌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D.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16.诗歌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7.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阐述。(4分)
18.诗歌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5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
材料五:
在数字化时代,语言文字的运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19.下列对材料五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化时代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B.网络语言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形式。
C.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引发了一些争议。
D.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造成了冲击。
20.网络语言的兴起对语言文字运用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
21.不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