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上海市宜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442.17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06万字
文档摘要

上海市宜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

1.已知Cn2=15,则n

2.设k∈R,若圆x2+y2﹣2x+4y+k=0的半径为2,则k的值为.

3.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中,全红禅以425.60分的高分拿下冠军.下面统计某社团一位运动员10次跳台跳水的训练成绩:68,80,74,63,66,84,78,66,70,76,则这组数据的60%分位数为.

4.若双曲线经过点P(4,3),它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12x

5.如果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抛掷10次,那么第9次出现反面朝上的概率是.

6.已知随机变量X~B(n,p),若E[X]=30,D[X]=20,则p=.

7.(5分)若直线2x+y﹣3=0与直线4x+2y+a=0之间的距离为52,则实数a的值为

8.(5分)某校面向高二全体学生共开设3门体育类选修课,每人限选一门.已知这三门体育类选修课的选修人数之比为6:3:1,考核优秀率分别为20%,10%和12%,现从该年级所有选择体育类选修课的同学中任取一名,其成绩是优秀的概率为.

9.(5分)在四面体P﹣ABC中,若底面ABC的一个法向量n→=(1,1,0),且CP→=(2,2,?1),则定点P到底面

10.(5分)将一个半径为1的球形石材加工成一个圆柱形摆件,则该圆柱形摆件侧面积的最大值为.

11.(5分)已知双曲线E: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左焦点F1作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B在第一象限),若线段AB的中垂线经过点F2

12.(5分)已知函数f(x)=xex+e?e2,x≤0?2+x2,x>0,点M、N是函数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18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3,14题选对得4分,第15,16题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3.已知下列两个命题,命题甲: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命题乙:相交直线l,m都在平面α内,并且都不在平面β内,直线l,m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β相交.则甲是乙的()

A.充分且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2016年1月某校高三年级1600名学生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期末统考,已知数学考试成绩X~N(100,σ2)(试卷满分为150分).统计结果显示数学考试成绩在80分到120分之间的人数约为总人数的34

A.80 B.100 C.120 D.200

15.(5分)已知函数y=f(x),其导函数y=f′(x)的图像如图所示.如图四个选项中,可能表示函数y=f(x)图像的是()

A. B.

C. D.

16.(5分)在平面上,若曲线Γ具有如下性质:存在点M,使得对于任意点P∈Γ,都有Q∈Γ使得|PM|?|QM|=1.则称这条曲线为“自相关曲线”.判断下列两个命题的真假()

①所有椭圆都是“自相关曲线”.

②存在是“自相关曲线”的双曲线.

A.①假命题;②真命题 B.①真命题;②假命题

C.①真命题;②真命题 D.①假命题;②假命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8分)

17.(14分)如图所示圆锥P﹣O中,CD为底面的直径,A,B分别为母线PD与PC的中点,点E是底面圆周上一点,若∠DCE=30°,|AB|=2,圆锥的高为14

(1)求圆锥的侧面积S;

(2)求证:AE与PC是异面直线,并求其所成角的大小.

18.(14分)设(2x+1)

(1)若a0+a1+a2+?+an=6561,求a3的值;

(2)若n=8,求(a

(3)若n=15,求a0,a1,?,an中的最大项.

19.(14分)某人准备应聘甲、乙两家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两家公司应聘程序都是:应聘者先进行三项专业技能测试,专业技能测试通过后进入面试.已知该应聘者应聘甲公司,每项专业技能测试通过的概率均为23,该应聘者应聘乙公司,三项专业技能测试通过的概率依次为56,23

(1)若该应聘者应聘乙公司三项专业技能测试恰好通过两项的概率为49,求m

(2)已知甲、乙两家公司的招聘在同一时间进行,该应聘者只能应聘其中一家,应聘者以专业技能测试通过项目数的数学期望为决策依据,若该应聘者更有可能通过乙公司的技能测试,求m的取值范围.

20.(18分)已知m∈R,椭圆Γ:x22+y2=1,点F是该椭圆的右焦点,过点M(m

(1)当m=0且l的斜率为1时,求|AB|;

(2)当m=﹣1时,求FA→

(3)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