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七章 《运动和力》知识梳理-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课堂(沪粤版)解析版.pdf
文件大小:2.93 M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4.21万字
文档摘要

第七章《运动和力》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项目具体内容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而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有发生变化,就称为物体是运动的,相对参照物位置没

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

有发生变化,称为物体是静止的。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式

图解

方法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2.速度及其计算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③路程。

公式v=

基本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关系:1m/s=3.6km/h

单位

易从纯数学角度分析公式v=,即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从物理角度讲这是错误的,

易错点

速度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有关,与s、t无关。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变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

特点

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路程不相等。

v-t图像:s-t图像:v-t图像:

图像

描述

s-t图像:

平均速度是用来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是路程

和时间比值。

知识点三

知识点具体内容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该定律对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不论固体、液体,还

一切

是气体都适用。

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同时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该物体确实没

没有受到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是不存在

牛顿解释

力的作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跟不受任何

第一

力的效果相同。

定律

“总”与

“总”指的是没有例外;“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

“或”

(1)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

说明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