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7.2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pdf
文件大小:941.2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7.77千字
文档摘要

7.2静电现象(知识解读)(原卷版)

?知识点1物体带电及静电现象

?知识点2摩擦起电

?知识点3两种电荷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知识点4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知识点5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作业巩固训练

知识点1物体带电及静电现象

1、静电的基本概念

1)静电:即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通常指因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在物体表面

所带的正负电荷。

2)静电放电: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所引起的物体之间静

电电荷的转移。

2、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带电体)

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典例1-1】(2023春?镇江期末)东汉《论衡》中的“顿牟掇芥”是指用摩擦过的玳瑁外壳

吸引草屑,其原因是()

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分子之间有引力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典例1-2】(2023秋?大余县期中)关注生活中有关“吸”的物理现象:两滴小水珠“吸”

到一起成为一滴大水珠是因为分子间有;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

屑是因为带电体能。

意思是经过摩擦的琥珀(顿牟)能吸引(掇)芥菜籽(芥),这一记录说明()

A.分子间有引力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原子还可以再分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变式1-2】(2023秋?鲤城区校级期中)周末,爱劳动的小红在打扫房间时,发现塑料扫把

上粘了许多头发,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扫地时塑料扫把与地板发生了现

象,而使扫把带了电荷,具有了的性质。

知识点2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

领不同。

2、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

→电能。

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

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还有接触带电与感应带电

1)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2)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典例2-1】(2023秋?陇西县期末)干燥的冬天,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附灰尘,这是

A.冬天气温低B.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C.冬天灰尘多D.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典例2-2】(2023秋?浉河区校级月考)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

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电荷具有的性质,所以灰尘被

吸在扇叶上;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这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带电,

我们称为现象。

【变式2-1】(2023秋?即墨区校级月考)下列发生的现象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A.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看到水流靠近梳子

B.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C.秋冬干燥季节,脱毛衣时会看到电火花

D.冬天摩擦双手使手变暖和

【变式2-2】(2023春?淮安区期中)日常生活中,常用“粘”来描述一些现象,如表面平滑

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

绒,是因衣服带的缘故。

知识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