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浮力章末复习与总结2024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CONTENTS目录2思维导图3知识梳理4易错过关5强化练习1课标分析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2022年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考点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用“F浮”表示,单位“N”1.定义:竖直向上施力物体2.测量方法:①称重法:F浮=G物-F示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知识梳理
考点1:浮力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存在。3.浮力产生原因:压力差4.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必须F向上>F向下用法测量不同因素下的浮力称重等体积的铁块、铜块、铝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密度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知识梳理
【小试牛刀】小明与同学一起利用弹簧测力计、玻璃杯、金属块、水、浓盐水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正确地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操作:考点1:浮力知识梳理
【小试牛刀】(1)根据以上实验,把表中数据填写完整。考点1:浮力1.2知识梳理
【小试牛刀】(2)分析实验②③可得:液体密度相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3)分析实验③④可得: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4)结论:浮力的大小和、和有关。(5)用这种实验方法,还可以测量的密度。考点1:浮力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密度大大金属块知识梳理
考点2: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梳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浮力大小等于。1.定义: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物浸2.公式:F浮=G排3.推导式:F浮=G排=ρ液gV排③公式法算浮力F浮=G-FG排=G1-G2浸没时:V排=V物
【小试牛刀】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为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圆柱形物块、小桶和水“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过程情景,其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F1、F2、F3、F4。考点2: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梳理
【小试牛刀】(1)在实验操作前细心的小明同学指出:在情景甲中存在错误,该错误是溢水杯中。(2)纠正错误后,该探究实验的合理顺序为(用甲、乙、丙、丁表示)。(3)在情景乙的测量中,溢水口还在溢水过程中,小明同学便急忙把小杯移开,开始测量小杯和溢出水的总重力,这样会导致测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2:阿基米德原理知识梳理水面未达到溢水杯溢水口丁,甲,乙,丙偏小
考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①浸没;②物体由静止释放1.前提:2.浮沉状态及条件:知识梳理①上浮F浮>G物最终漂浮:F浮=G物②悬浮F浮=G物③下沉F浮<G物最终沉底:F浮+F支=G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农业上,人们根据这个原理选种
考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3.浮力的应用:知识梳理①轮船:做成空心,增大排水量,从而增大,漂浮在水面上浮力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②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浮力重力等于特点: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上小下大③潜水艇:通过改变实现上浮或下潜自身重力
考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3.浮力的应用:知识梳理④气球或飞艇:内部充有密度空气的气体⑤热气球:热气球通过实现上升,F浮G球。小于氢气点燃易爆炸,慎用自身重力>
【小试牛刀】甲、乙、丙是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沉底,则它们受到浮力的情况是()DA.三球浮力相同B.甲球浮力最小C.乙球浮力最小D.丙球浮力最小考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梳理
【小试牛刀】在两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细沙,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