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3课大地的肌理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造型·美术一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10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肌理的概念,感受肌理美的丰富多样(审美感知)。能用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创造肌理纸,并用它拼贴完成一幅展现自然美景的作品(艺术表现)。
2.过程与方法:在触摸、观察、发现、实践、交流、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寻肌理、创肌理、用肌理的系列活动,掌握肌理制作与表现的方法(创意实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美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之中,在细微之处,也在锦绣山河;体验制作肌理、运用肌理完成创作的乐趣;形成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我们共同去
守护和创造的价值观(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肌理纸。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自制肌理纸拼贴完成一幅自然美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工具材料
老师:课件、粗糙的石头、干枯的树皮、树叶的脉络、纹路丰富的衣物、粗糙的肌理纸;
学生:4开卡纸、黄色和蓝色颜料、水、揉成团的卫生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介绍
情境创设:教师描述春宝宝的情
境,并板书课题——《大地的肌理》。
认真倾听,化身春宝宝。
环节一
教师准备粗糙的石头、干枯的树
闭眼触摸实物,并且感受其物体表面
皮、树叶的脉络、纹路丰富的衣物、肌理纸等有肌理的实物。
提问:闭眼摸一摸,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它是什么呢?你们都猜对了吗?
教师小结:像这样各种纵横交错、高低起伏、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就是肌理。
的组织纹理结构。
睁眼看看心里猜的答案和实物是否一致,并表达触摸后的感受。
环节二
1.寻找大自然中的肌理。
提问:孩子们,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肌理?
2.寻找艺术作品中的肌理。
提问:老师也喜欢这些巧夺天工的美,尝试创造了不同的肌理,请春宝宝们小声讨论,尝试连一连。
思考回忆,表达自己发现的自然景象中的肌理。如水的波纹、山的外表、土的堆积、动物的皮等。
欣赏大自然景象中的肌理,感受肌理的美。
观察画中的肌理,并讨论老师用的方
法,借助了什么材料。
完成连一连的小游戏,并评价。
环节三
1.教师给每个组提供一样的材
料,小组尝试体验制作肌理。
2.教师播放微课。(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用吹、弹、压、扫、刮等不同方法获得不同的肌理效果)
学生动手体验,创造肌理。
分享肌理。
我们选择了某种材料,通过某种方
法,得到了这样的肌理。
观看微课,学习制作肌理纸吹、弹、
压、扫、刮等方法。
作业
与拓展
教师提议:如果我们再寻找更多的材料来制作肌理,会不会有更多的变化呢?
布置课后作业,收集生活中可以
学生收集可制作肌理的生活材料,并在下节课带到课堂。
产生肌理的事物。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工具材料
课件、学生自备做肌理纸的材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教师提问:春宝宝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了谁吗?它有什么特
点呢?
学生回答:肌理,回忆并说出相关知识点。
作业
与拓展
教师出示“春宝宝创肌理”要
求:用滴洒、刮擦、压印等方法制作不同的肌理效果纸。
教师拓展更多的制作肌理纸的方法:堆叠、喷墨等。
提醒学生一定要将肌理纸晾干
保存好,下一节课我们还有大用处。
学生齐读:
制作肌理有诀窍,身边物品都是宝。吹一吹,弹一弹,压一压,扫一扫,刮一刮,千变万化真奇妙!
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创造各种各样的肌理纸。
学生可在课后继续尝试制作。
学生将平铺晾干后的肌理纸收拾整理好。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工具材料
课件、学生自制好的肌理纸、卡纸、教师备创肌理的材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清点学生所带肌理纸及材料。
教师引导:春宝宝们,在之前的几节课中我们一起认识了肌理、找寻了肌理、感受了肌理并创造了肌理。今天我们一起来用肌理,看看它们能
帮助我们完成一幅画作吗?
提前准备好制作好的多张肌理纸,回顾前两节课内容。
环节二
引导春宝宝们观察画作《角色No.2》,并说说你发现画中的肌理了
吗?在哪些部分?为什么?
学生观察分析作品,并回答老师的提
问,发现画中不同的肌理效果。思考如何
用肌理纸创作一整幅画。
环节三
教师出示雪山、梯田、河流等大自然美景图片,引导春宝宝们思考如何表现出自然美景,学会找到相应的肌理素材。
播放拼贴制作风景画的步骤。
学生参照风景图,找到合适的肌理纸作素材。
清楚完整的制作方法。
作业与拓展学习
教师出示“春宝宝用肌理”要求:请用自制好的肌理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