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始于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重点叙述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演进,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程。;板块概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核心考点;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北京人;山顶
洞人;落实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如元谋人、北京人生活的时代。
(2)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如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生活的时代。;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1.原始农业
;2.河姆渡人半坡居民
;原始居民;3.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新教材)
;名称;名称;落实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国情怀】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2022版课标: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黄帝
的传说;图1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为主题进行研学旅行,图1中A、B两处涉及三个古人类遗址,请你按其所处年代先后顺序为他们规划研学路线。(写出遗址名称)观察图1,指出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时空观念
;2.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请你指出图2至图4的史料类型,并仿照示例,任选一项考古发现(示例除外),???成你的考证。→史料实证
【示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可以印证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聚焦中考;1.(2024新疆)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2.(2023江西1题·新情境)给下图拟标题,合适的是 ()
A.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B.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
C.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D.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3.(2022江西1题)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
A.会制作玉器 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主要种植粟 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4.(2021江西1题·新情境)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 ()
A.干栏式建筑的巧妙 B.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C.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甲骨文的造字特点;5.(2024金昌)下表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
?
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D.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6.(2024南昌二模)黄帝去世以后,其臣左彻“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大约4000年前,舜、禹都曾祭祀黄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大军北巡朔方,凯旋时祭黄帝冢于桥山。这表明 ()
A.远古时期祭祀活动源于自然崇拜
B.夏商周时期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C.中华民族同宗同源意识源远流长
D.史前时期秉承“无为而治”理念;7.小切口·光(2024江西24题节选)光是人类生存之源,是人类前行的向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命之光】
材料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下面是半坡人建造过程中“烧烤地面,做防潮处理”的想象图。
——摘编自张礼智《被唤醒的史前村庄——半坡寻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的意义。(2分)
;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任答一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