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外联系:(1)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2)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促进了欧亚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核心考点;考点;北宋
强化中
央集权;重文
轻武
的政策;目的;主要措施;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考点;岳飞
抗金;农业;手工业;商业
;纸币
出现;原因;考点;元朝
疆域;行省
制度;?;考点;繁华的都市生活;文学艺术成就;文学艺术成就;文学艺术成就
;项目;项目;陆路;图1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根据图1、图2,写出你能获取到的有关宋朝城市的历史信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图3元朝交通路线图;素养提升;项目;2.【五育·体育】古代体育活动。;原因分析分析古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原因。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交融与中外交流频繁;宽松、开放的社会风气;统治者的喜爱和推崇。
3.【大概念·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三次高潮。(P28)
4.【考向·发展演变】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P22)
5.【新课标·教学提示】中国古代史上部分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P55);聚焦中考;1.(2024云南)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丰富市民生活 D.发展海外贸易;2.(2020江西2题·跨地理)下面四幅形势图,与岳飞事迹相关的是();3.(2024江西4题)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4.(2022江西5题)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可能做的事情是 ()
A.欣赏蹴鞠表演 B.观看京剧演出
C.购买《红楼梦》 D.品尝烤红薯;5.(2021江西6题)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6.(2024江西5题)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同时兼管地方,设置三路宣慰司,管理军务、民事或兼管军民。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 ()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台湾;7.(2024河南)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元朝此举 ()
A.完成了全国统一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进行了赋税改革 D.推行了行省制度;8.(2024烟台)观察下面的历史思维导图,与之最相符的主题是()
;9.史学素养(2023江西21题节选)船的诞生推动着海洋成为人类活动的
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南海一号”的史料类型。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宋朝历史的什么内容?(3分);10.小切口·名片((2024江西22题节选)“名片”是文明的载体,蕴含着
丰富的时代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的中国名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整体分析宋朝的中国名片对欧洲的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