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县2025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打破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会战
C.诺曼底登陆D.柏林之战
2.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4.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会后不久,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星星之火”的“火种”是指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武装起义
C.建立革命根据地
D.军队
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6.时间轴能将零散的知识点链接并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线索,下面是某学生作的“新中国外交”的时间轴,括号内所代表的外交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
C.亚非会议;中美关系正常化 D.亚非会议;中美建交
7.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有关庄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能提供日常所有生产生活用品
B.庄园法庭审判主要依据村法和习惯法,既维护领主的权益又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基督教在庄园精神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佃户需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D.庄园佃户由农民和农奴构成,须无偿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8.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著名的历史学者钱乘旦认为,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都围绕现代化展开。就不发达国家而言,为实行现代化,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它首先在亚洲翻滚,然后掠过欧洲,涌向南美,最后冲进了非洲。材料中不发达国家为实行现代化而进行的“革命”
A.包括拉美独立运动
B.促使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C.发生在一战期间
D.使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0.阅读如图,从中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857—1905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卡特尔数量增长情况统计表
注:卡特尔,一种垄断性联合企业
A.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C.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
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11.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下列哪个是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工业企业()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2.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的歌曲是
A.《毕业歌》
B.《松花江上》
C.《黄河大合唱》
D.《义勇军进行曲》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开始了一段屈辱的时代。
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4.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
15.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一国两制”构想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