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文】2025年高考考前必看十大作文热点附适用主题及时评文段
1.高中生周末双休,何以成“新闻”
最近,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多地逐步推进落实普通高中双休制度,引发了家长和网友们的热议。双休政策的初衷是促进高中生多元化发展,是对唯分数论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和调整,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体育锻炼或艺术活动的时间和机会,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立足长远,这种多元化的成长路径,反而更有助于打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单一升学模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适用主题】教育改革,多元发展等
【时评文段】
教育避免不了竞争,但这种竞争也是一种“无知之幕”,因为不知道这个幕布下,谁会是长此以往这样“卷”下去的那个出现问题的概率,所以,幕布之外的人,要竭尽所能给所有孩子撑起一个更加健康的空间。
量变引起质变,可能是多学那么一点点,就上了一个更好一点的大学,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春节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未来,技术不断迭代,靠高考一劳永逸的想法,已经严重脱离实际。从国家长足发展和人才战略上来看,需要的不是刷题型人才,而是具有想象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从个人发展来说,在时代变动中,拥有好的身体和好的心态,尽早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所在,保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立稳脚跟。
现下,很多家长担心,一旦双休,孩子会沉迷游戏、短视频等,无法有效利用时间。这其实也是长时间以来,孩子的时间被排得满满当当,一旦松下来,无所适从的表现。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双休,而是家校怎么做好衔接,让孩子们的双休过得更有意义。当然,这种意义不是指多刷几份题,可以是适度学习查漏补缺,可以是和家长一起出去爬爬山,和同学一起打打球,也可以是补补觉,更好的休息和更好的学习从不矛盾。
总之,与其总是把目光盯在别人有没有多学一点身上,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帮助孩子一点点建立自律,帮助孩子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天赋,这些都离不开时间,周末就提供了这样的时间。
改变总是困难的。道理都懂,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在“内卷”的惯性下,成为第一批坐下来的家长,真的非常需要勇气。双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人们反思无尽的“内卷”带给孩子们不足6小时的睡眠,和越来越弱的身心能量。
面对改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难免是抗拒。但只要是对的事情,不得不为的事情,即使压力再大,也要顶住压力继续推行下去。一方面,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更自律,这不叫不公平,这是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既然是双休,那就不能有的地方不休、有的学校不休,必须同步落实,这就涉及公平问题了。
双休问题,想必争议不会立刻消失。凝聚共识并不容易,但路总要一步一步走,才能一点一点变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生态,仍然任重道远。
2.春节申遗成功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导演组将节庆民俗、非遗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等
【时评文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是对这一古老节日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力推动。然而,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非遗春晚的精彩呈现,便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诠释。当古老的民俗技艺与现代舞台科技相遇,当传统的文化符号在创意编排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正如“非遗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未来的种子”,我们应以创新为笔,续写文化传承的壮丽篇章,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3.电影《哪吒2》票房创造纪录
3月14日晚20时许,猫眼专业版显示,《哪吒2》累计票房(含海外及预售)达到150亿元,超越2015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换算为人民币后的票房成绩,成为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名。这不仅是《哪吒》系列的成功,更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标志着国漫的崛起和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影响力。
《哪吒2》的故事改编自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哪吒闹海》,但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编。影片保留了哪吒的rebelliousspirit和反抗精神,并以全新的视角重塑哪吒和敖丙等经典角色,构建了一个更加宏大完整的神话世界体系,仙、人、妖、魔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正邪难辨,爱恨交织,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人世间的无奈。同时,影片巧妙地融入了现代价值观,对自由、平等、个体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