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
文件大小:282.7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5.13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5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

1.1928年春,考古学家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出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且带黑色光泽的陶片。龙山黑陶的出土,如同开启一扇了解远古社会的大门,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知。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手工业制作水平的提高

C.社会阶层分化初步显现 D.原始宗教信仰较为盛行

2.观察下表

国家

大致时间

君主

变法名称

魏国

公元前422年—公元前396年

魏文侯

李悝变法

楚国

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1年

楚悼王

吴起变法

秦国

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

商鞅变法

燕国

公元前311年—公元前284年

燕昭王

乐毅变法

韩国

公元前355年—公元前337年

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齐国

公元前357年—公元前319年

齐威王

邹忌改革

赵国

公元前307年—公元前299年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改革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推知(???)

A.各国对富国强兵需求迫切 B.诸侯兼并战争已接近尾声

C.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完成 D.法家治国理念已深人人心

3.在唐代,商贾议事通常是在酒楼中举行的。商人们会在酒宴上喝酒、交流经验和想法,寻找商机和合作伙伴。唐代文人雅士喜欢在酒宴上互相交流诗文和艺术,酒文化逐渐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这些现象(???)

A.反映唐代商业与文化高度融合 B.体现了公共空间的社交功能

C.表明唐代市民文化的繁荣发展 D.说明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4.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将全国划分为京东路、京西路、河北路、河东路等十五路。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又将京西分为南、北两路,淮南分为东、西两路,陕西分为永兴军、秦凤两路。六年,河北分为东、西两路。七年,京东分为东、西两路。这些变化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影响区划设置 B.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宋代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5.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废御史台,始创都察院……越二载,复改其内部之机构设置,遂成台、察合事之制”。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意图是(???)

A.提高行政效能 B.削弱地方官员行政权力

C.改革监察系统 D.加强对官员的有效监察

6.甲午战争前,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以及内地的云南、贵州,社会风尚从“淳厚”走向“浇漓”、由“扬气”转为“洋气”的态势。而甲午战败后,社会风气进一步演变,不再单纯追求“洋”,而是朝着“新”的方向转变。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民族危机推动观念的变革 B.“西学东渐”传人民主思想

C.儒家学说失去了主流地位 D.洋务运动促成国人的觉醒

7.下面是一幅根据电视剧《觉醒年代》绘制的漫画

下列对其的解读中,较为合理的是(???)

A.长袍代表守旧意识仍存 B.新文化运动未触及传统

C.传统文化承载革新思想 D.历史人物形象刻画失真

8.抗战初期,局势危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作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投人了大量兵力,全力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历经艰难,胜少负多。其原因主要是(???)

A.国军将领战术指挥不当 B.敌我双方军事力量悬殊

C.民众抗战热情未被调动 D.国际社会物资援助不足

9.1952年,我国钢产量为134.9万吨,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合计7.4万吨,汽车工业和军事工业等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后续的20多年中,我国工业门类不断健全,保证了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食品轻纺等工业部门不断发展。这些变化(???)

A.反映了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奠定了基础

C.说明改革开放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D.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助力工业多元化

10.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其中,着力深化拓展中小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活动反映出(???)

A.当时社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B.教育改革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践行 D.宣传工作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11.在两河流域地区考古发现的文献中,各种各样的契约和合同占据绝大多数,对于土地买卖、房屋租赁、婚姻甚至耕牛租借,当事人双方都要签订契约或合同,并且要有证人当场作证签名。这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两河流域(???)

A.工商业经济发达 B.借贷契约制度发达 C.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