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安徽省部分高中高三三模(最后一卷)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文件大小:28.05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8.99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5届安徽省部分高中高三三模(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当然是悲剧,然则正是在悲剧方面,我国古代并没有一位成功的剧作家。除了喜剧和闹剧外,其他的都应该被归为传奇剧。这种戏没有表现单一的主导激情,却表现出一串松散地连续着的激情。所搬演的多是因果报应,其中感伤与幽默的场景有规律地交相更替。对于悲剧的感觉,那种因崇高所致的痛苦的感觉和对小善翻成大恶的认识,在戏里都极少表现。确实有不少古代戏剧结尾的调子是悲哀的。但是敏感的读者极易将其与真正悲剧区以别焉:顾曲既毕,全无激情过后的平静,与之相反,却被一种剧烈的、郁闷的、失落的甚至自身意欲隐藏的悲痛所折磨。

为了感知其间的不同,不妨将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和德莱顿的《一切为了爱》与白朴的《梧桐雨》和洪昇的《长生殿》加以比较。两出中国戏曲所表现的唐玄宗、杨贵妃故事,就像是两出英国戏剧所表现的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的故事。并且两个故事都是由爱情而导致“穷途末路”。读两部中国戏曲,我们没有从个人同情上升到更高的体验层面。《梧桐雨》中敏锐的抒情性和《长生殿》中能激发美感的动人奢华,对其自身而言,都再好不过,但是未宜将其与悲剧力量混为一谈。它们在结尾留给我们的不是和谐与完成,而是因对剧中人遭际的同情而削弱了的隐隐心痛,和对一些如安慰、支持和更靠近精神需求的东西的呼喊。这确实远离了直接的悲剧体验,这些中国戏曲留给读者的是对更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不是对万物有更悲惨结局的感觉。

我们被认为是个宿命论的民族。因此,令人费解的是,我们古代戏曲作家极少把命运当作悲剧的主题。但是,悲剧命运实际上与宿命论无关。宿命论本质上是失败主义的、消极的、导致懒散和迟钝的、逆来顺受的态度,而悲剧性反讽则存在于人在面对命运的播弄时所作的种种努力当中。此外,我们平常所谓命运与希腊悲剧所表现的命运完全不同。怀特海教授指出:“今天所存在的科学思想的始祖是古雅典的伟大悲剧作家,他们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驱使着悲剧性事件不可逃避地发生。这正是科学所持的观点……物理的定律就等于人生命运的律令。”我们的命运观还没有那么科学,我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换句话说,我们的命运观与其说等同于动机和效果不如说是等同于行为和报酬。但是,效果可能与动机并不一致,报酬和行为的完全不相符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我们总是用轮回说来解释这种不一致,我们不是在前生欠债,就是在来世得偿。这种观念与希腊的观念截然对立。

我们已经通过戏剧自身的原因,论述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学缺乏悲剧。我深信,假使比较文学专业的学者肯把中国古代文学纳进他们的视野,他们就会找到许多新资料,足以动摇西方批评家奉为圭臬的那些理论教条。对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学者来说,这种切实的比较研究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他们由此才能够懂得我国古代批评家依据的文本同西方批评家的有怎样的不同,懂得西方批评家和我们自己的批评家之间,为什么一方批评的基本原理不能被对方所了解和利用。为了充实美学经验,我们必须走向外国文学,为了充实其他方面,我们也必须走向我们自己的文学。

(摘编自钱钟书《中国旧戏中的悲剧》)

材料二: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曾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这里,王国维十分确切地把握住了中华民族以心理乐感原则为特征的乐感文化在戏曲小说中的体现,对包括中国古典悲剧在内的戏曲小说思维模式作了十分精当的概括。不难发现,在“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悲剧常常于惨不忍睹的悲剧发生之后,加上一个近乎于虚幻性的美好结局,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古代悲剧的“大团圆”结局。

从内容上看,大团圆结局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指向:其一,美好生命毁灭之后的幻化复生。如《梁祝》中主人公因遭到社会秩序的压制而毁灭了生命,乃是地道的血泪悲剧,而幻化的结局却以象征的手法让主人公实现悲剧性格的自我心灵欲求:爱的永恒。其二,正义之士被害之后得以平反昭雪。《清忠谱》中清官周顺昌在与宦官魏忠贤的斗争中受尽折磨,被害致死。但新皇登基后他最终沉冤昭雪,其子孙三代获得旌表奖赏。其三,刚烈之人身后的复仇抗争。《窦娥冤》中的窦娥含冤被屈杀之后托梦给做了参知政事的父亲,实现了生前复仇昭雪的愿望。其四,苦难之人最后的转运荣华。《雷峰塔》中白娘子大胆追求爱情,虽被镇压雷峰塔下多年,但最终脱离苦海,位列仙班。

“大团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