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冲刺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余市拾年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还发现了房屋基址和窖穴。这些考古发现能说明当时新余地区()
A.已形成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B.人们过着定居的生活
C.手工业技术领先于全国
D.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2.春秋时期,新余地区属吴国,后属越国、楚国。频繁的政权更迭对当地的影响是()
A.使当地文化发展停滞不前
B.促进了不同文化在当地的交融
C.导致当地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D.让当地完全接受了楚国的风俗
3.秦朝统一后,在江西地区设置郡县,新余地区属九江郡。郡县制的推行对新余的直接影响是()
A.加强了中央对新余的垂直管理
B.使新余成为秦朝的经济中心
C.推动了新余大规模的商业发展
D.导致新余原有的文化被完全取代
4.汉朝时期,新余地区的农业得到发展,铁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这一现象()
A.标志着新余农业进入现代化阶段
B.使新余的粮食产量跃居全国首位
C.得益于中原先进技术的传播
D.导致新余的手工业发展受到抑制
5.东晋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新余接纳了不少移民。这些移民对新余的影响不包括()
A.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B.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改变了当地的方言体系
D.使新余成为东晋的政治中心
6.唐朝时期,新余地区的文化教育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不少文人墨客。当时新余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B.商业繁荣提供经济基础
C.科举制度的推动
D.与外国文化交流频繁
7.宋朝时期,新余的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出现了草市。草市的出现()
A.标志着新余商业发展达到顶峰
B.说明政府对商业活动完全放开
C.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D.导致新余城市商业走向衰落
8.元朝时期,新余地区属江西行省管辖。元朝行省制度对新余的管理产生的影响是()
A.行省长官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
B.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C.阻碍了新余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
D.使新余的地方独立性增强
9.明清时期,新余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冶铁业和纺织业。这一时期新余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完全由官府垄断经营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产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D.技术落后于其他地区
10.近代以来,新余地区也受到列强侵略和国内变革的冲击。下列关于近代新余的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新余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B.洋务运动时期,新余创办了大型军事工业
C.辛亥革命后,新余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D.抗日战争时期,新余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11.新中国成立后,新余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20世纪50年代,新余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其根本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B.实现农业的集体化
C.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D.打击地主阶级的势力
12.新余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钢铁产业发展迅速。新余钢铁产业发展的优势不包括()
A.当地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B.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C.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和设备
D.完全依赖国外市场销售
13.新余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仙女湖传说、蒙山古银矿遗址等。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
A.只是为了发展旅游,获取经济利益
B.有利于增强新余的文化软实力
C.会阻碍现代文化在新余的发展
D.应禁止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
14.2024年,新余市举办了“赣西文化艺术节”,展示了新余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举办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A.消除新余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差异
B.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C.表明新余文化比其他地区文化更优秀
D.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15.2025年,新余市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某村通过种植葡萄,开展葡萄采摘、农家乐等项目,实现了增收。这种模式()
A.使农村劳动力全部集中在旅游产业
B.必然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D.完全依赖政府资金投入
16.新余市在城市建设中,对老旧街区进行改造,既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又融入现代商业元素。这种做法()
A.不利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B.实现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C.会使传统建筑失去原有的价值
D.仅仅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余历史悠久,自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置县以来,已有1700多年的建城史。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