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北地区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泥河湾遗址群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以及众多哺乳动物化石。这一发现说明当时河北地区的人类()
A.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开始种植农作物
B.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会制造简单工具
C.掌握了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
D.建立了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等级制度
2.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河北地区出现了燕国等诸侯国。燕国的建立对河北地区的影响是()
A.使河北地区完全脱离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B.促进了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C.导致河北地区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D.使河北地区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其他地区
3.战国时期,赵国在河北地区势力强大。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这一举措()
A.完全摒弃了赵国原有的文化传统
B.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得到极大提升
C.导致赵国与其他诸侯国关系恶化
D.促进了赵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4.秦朝统一六国后,在河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驰道。这些措施对河北地区的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对河北地区的直接控制
B.阻碍了河北地区商业的发展
C.使河北地区成为秦朝的经济中心
D.导致河北地区人口大量减少
5.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河北地区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实行分封制,分封大量同姓诸侯
B.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C.废除郡县制,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
6.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地区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但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一时期促进河北地区民族融合的因素不包括()
A.少数民族政权在河北地区的统治
B.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7.唐朝时期,河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下列关于唐朝时期河北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河北地区的丝织业非常发达,产品远销国内外
B.唐朝在河北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加强管理
C.河北地区的佛教文化受到严重打压
D.河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8.北宋时期,河北地区是宋辽对峙的前沿地带。宋辽之间的长期对峙对河北地区的影响是()
A.促进了河北地区经济的持续繁荣
B.导致河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
C.加强了河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D.使河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停滞不前
9.元朝时期,河北地区属于中书省直接管辖。元朝对河北地区的管理措施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
B.实行土司制度,任用当地首领
C.建立驿站制度,加强交通联系
D.设立行中书省,分割地方权力
10.明朝时期,为加强北方边防,在河北地区修筑长城,设立卫所。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B.抵御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侵扰
C.加强对河北地区人民的控制
D.推动河北地区的文化繁荣
11.清朝时期,直隶省(今河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清朝时期直隶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直隶省是清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B.直隶省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
C.清朝在直隶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对外贸易
D.直隶省的商业活动较为活跃,出现了一些商业城镇
12.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河北地区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区域。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涉及河北地区权益的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1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河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政治状况是()
A.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的影响
B.成为北洋军阀统治的核心区域
C.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社会稳定
D.积极响应五四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
14.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地区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下列关于河北地区抗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平型关大捷发生在河北地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河北地区的人民积极开展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斗争
C.百团大战的主要战场不在河北地区
D.河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主要是国民党军队
15.新中国成立后,河北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世纪50年代,河北地区积极参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工业企业。这一时期河北地区工业建设的主要背景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国家实施“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16.2025年4月,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国恩老年公寓发生重大火灾事故。这一事件反映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A.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安全问题可以暂时忽略
B.对民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