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3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辩证否定观
课时训练第63页?
一、判断题
1.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是一种发展。()
答案F
解析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
2.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答案F
解析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3.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
答案F
解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4.大风吹折了庄稼,说明辩证的否定有时也是外力对事物的否定。 ()
答案F
解析大风能否吹折庄稼,根本上取决于庄稼自身的属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答案T
二、选择题
6.山西省对五台山和恒山两座名山的高度重新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这两座名山的新高度分别为3061.1米和2016.1米。新高度显示,五台山“长高”了3.1米,而恒山“变矮”了0.7米。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是因为()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知的
B.物质与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D
解析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故D入选。A、C、D与题意不符。
7.现行党章是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此后的十三大一直到十八大,每一次代表大会都会在1982年的党章基础上作修改。党的十九大将新形势下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表明()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改革的目的是完善新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党的十九大将新形势下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新旧事物,排除①;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排除④。
8.作为新事物的电动汽车,其绿色环保且使用成本低,但仍然未受消费者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里程焦虑”。只要续航里程低于50公里,驾驶者就有“赶紧充电”的焦虑,而这样的里程焦虑几乎是每个电动汽车使用者的心态。这启示我们()
①事物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电动汽车推广中的困难③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不断积累的量变④事物都存在利与弊两个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电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这启示我们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必须做好思想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①②表述符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③不选;矛盾的两个方面不能等同于利与弊,④说法错误。
9.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现代历史是向着‘仇必和而解’这个方向发展的,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所需要的时间,必须以世纪计算。”材料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仇必和而解”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④与题意不符。
10.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悄然发生改变,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一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材料说明()
①制约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已经基本解决②事物的质变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③事物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④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事物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故③④正确;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还未彻底解决,故①错误;事物的质变的方向不一定是前进的、上升的,②错误。
1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艺术创作不能任情而发,需要用理性尺度去约束情感。他提倡“气足以与万物相应而无所阻,曰动。气守乎中而不过乎则,曰静”。不激不厉,动静相生,方为上乘境界。王夫之认为艺术创作需要()
①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