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67页(共NUMPAGES67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古诗词赏析(2025年4月)
一.试题(共20小题)
1.(2025?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其一)[注]
刘禹锡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注]刘禹锡,河南荥阳人。此诗为刘禹锡由苏州刺史转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刺史途中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的情感基调,与颔联的“病体”之说前后关联。
B.颈联对仗工整,意蕴丰富,海阔城高,天地广阔,极富空间感与视觉冲击力。
C.金山寺是诗人曾经的游历之地,但此次路过却无暇重游,这与“北归”有关。
D.尾联中的“钟声”与张继《枫桥夜泊》中的“钟声”均带来了古朴隽永之感。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颔联中“勇”与“轻”二字的妙处。
2.(2025?镜湖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雍陶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写入蜀路途上的艰险:如剑山峰,重重叠叠,积雪皑皑,绵延不断。
B.首联下句是前三联的中心,一切景物都是由“忆”字生发,从“难”字涂抹开去。
C.颈联表现“远”“曲”,京蜀两地遥遥三千里,蜀道回旋曲折,足足有八十盘。
D.尾联上句写成都人民用烧酒来庆祝丰收,“烧酒熟”三字照应颔联的“春足雨”。
(2)本诗与李白的《蜀道难》都写到蜀道之难,请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3.(2025?青羊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和棋
释宝昙①
意适何曾较疾迟,战酣夜漏继朝晖。
骊山信有无双手,野老宁知第一机②。
静等鱼龙潜夜壑,迅如鹰隼击秋围。
春风过尽花无数,我固无因③客亦非。
[注]①释宝昙:南宋诗僧。②第一机:真正显露禅法、直指人心的机锋。③因:即“因缘”。佛教认为世界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但因缘刹那生灭,虚幻不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弈者沉浸于对弈,夜以继日,“战酣”二字写出了对弈的激烈酣畅。
B.颔联意为骊山的确有棋道妙手,而村野凡人岂会理解真正显露禅法的机锋?
C.颈联以动物为喻,突出弈者既有等待对手时的沉静,也有迅速出手时的决断。
D.由尾联的“亦”字可见诗人与对手都具有超然物外的禅者风范,十分默契。
(2)本诗借弈棋表达了哪些人生体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4.(2025?南通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鹊桥仙?立秋后一夕
张镃
暑云犹在,澄空欲变,入夜徘徊庭际。新秋知是昨宵来,爱残月、纤纤西坠。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静里细观天意。轻风未有半分凉,奈人道、今宵好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通过“暑云犹在”与“澄空欲变”的对比,暗示夏秋交替时节的微妙气象。
B.“爱残月、纤纤西坠”中的“爱”字,直接透露出词人对夏夜将逝的惋惜之情。
C.“芭蕉老大”“流萤衰倦”以拟人手法生动展现了万物随节气变化的自然规律。
D.全词以平和超脱的视角,理性观照时序的流转变化以及世人对“秋意”的附会。
(2)心理学中“标签效应”是指给事物贴标签后,人们会按照标签来理解和反应,而忽略实际特征。请结合最后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5.(2025?锦州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州民
白居易
耆老①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②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③,与汝救凶年。
【注】①耆老:此处指地方上年长且有威望的长者。②甘棠:出自于《史记?燕召公世家》,后以“甘棠”象征对德政清明的官员的怀念。③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在西湖周边修筑了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和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描写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表达了百姓对诗人的感激。
B.“无一树”写诗人当政期间官署连一棵树也没有,可见诗人一心为民,清正廉洁。
C.从诗中来看,杭州百姓的灾荒,既有天灾(即“足早”),也有人祸(即“税重”)。
D.这首诗既有面对百姓感恩时的愧疚,也有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百姓苦难的无可奈何。
(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6.(2025?江苏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沉醉东风?息斋①画竹
徐再思
葛陂①里神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