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广东卷第15题
社会主义发展史:苏俄与苏联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十月革命的胜利
2022·广东卷15
预测2024年高考考察社会主义发展史,热点有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重点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课与第20课,掌握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历程,通国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明白在冷战背景下中国走出一条不同于苏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2023·广东卷15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
1.(2023·广东·高考真题)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A.组织发动 B.直接指挥 C.精神引领 D.经济资助
2.(2023·广东·高考真题)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3.(2022·广东·高考真题)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
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1.苏联与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
(1)苏联与东欧国家将苏联模式与社会主义本质挂钩,因此其改革长期困于苏联模式而终致失败。
(2)而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均为发展手段,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苏联解体的原因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2)严重的腐败导致丧失民心是基础性原因;
(3)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外因和诱因;
(4)无法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根本原因;
(5)苏联落后的经济文化、苏共执政历史上失误是历史原因;
(6)经济发展在与西方发展比较处于劣势是发展性原因;
(7)体制的僵化和制度缺乏自我修复能力是根本原因;
(8)对外政策的失误是催化剂。
3.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
(1)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我们应当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汲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地发展。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唤醒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4.社会主义发展史线索
(1)时间线索
(1)第15课线索;20世纪初,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成为俄国社会的两大障碍。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引发了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二月革命。新生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软弱无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基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做出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决策,成功领导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改变了世界历史格局。十月革命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又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成立后,在斯大林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形成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体制。
第20课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发展。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带来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东欧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最终走到“穷途末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历史成功的经验证明,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024·山西太原·一模)1933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苏联以在短期内向国外提供总值约为10亿美元的订单为条件,建议西方国家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