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第1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类文化的起源第2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教学目标通过探索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使同学们对人类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各个国家存在不同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同学们知道该如何去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教学方法讲授重点知识,讲解文化基本起源图文结合,感受文化比较不同,理解差异问答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作用使同学们了解人类起源能够理解不同文化差异能够知道如何继承与发扬文化第3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与动物共存(人的弱势)---饥饿---模仿动物的伶牙俐齿(石器时代)---人类数量增长---栖息地的争夺(产生最早的敌人)---抢夺(杀戮事件掠夺主义)---联合(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富人(享乐主义)娱乐设施人类文化起源的基本线路第4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类型两条主线:横线:中国不同社会类型与文化发展纵线:世界不同社会类型与文化发展第5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文明期(新石器时代和就石器时代)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定型期(秦汉时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成熟期(元明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转型期(从鸦片战争开始至今)第6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第7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儒教文化,以稻米为主,鸡由东南亚传入印度:印度教、种姓制度东南亚:虽与中国、印度同属东亚儒教文化,但男女平等,女性多从事商业,有印度教、佛教。日本:初期全盘移植中国文化,但发展一系列本民族特征,如原始精灵崇拜——神道教、在汉字中加片假名朝鲜:与日本类似蒙古:初无文明,为野蛮人,元朝入侵时被全部中国化,进入中亚的皈依伊斯兰教。罗马、希腊:泛神论宗教信仰自由,多肉食中世纪欧洲:天主教宗教狂热期伊斯兰教忌猪肉拉美:原始崇拜,玉米世界文化发展与社会类型第10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化的积累与创新新文化元素的增加=文化的创新旧文化元素的保留=文化的累积第12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文化元素的增加是文化积累的主导的、积极的方面。---没有新文化元素的增加,文化便失去活力而停滞不前。旧文化元素的保留是文化的保守方面,是文化积累的基础。---没有旧文化元素的保留,文化便会发生断层,无从积累。第13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文化元素的增加和旧文化元素的保留都是有选择的,文化积累也是一个社会选择过程。这个选择过程通常是缓慢的、渐进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文化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使旧文化变成社会发展的桎梏时,人们也会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方式除旧布新。这时新文化元素的增加和旧文化元素的遗弃都是大量和迅速的。第14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