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含解析-3.docx
文件大小:22.87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4.82千字
文档摘要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2018年“安全生产月”主题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3、?夏季四防指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放倒塌。

4、?员工的基本安全要求中特种作业人员及危险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规定,无证者严禁进行特种危险作业。

5、?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6、?压力容器压力表的选用最好为最高工作压力的2倍。

7、?甲醇具有毒性,内服10ml有失明的危险,30ml能致人死亡。车间空气中甲醇最高允许浓度为50mg/m3。

8、?爆炸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等三种形式。

9、?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

10、?使用干粉灭火器前首先对灭火器的压力进行检查,看灭火器压力是否充足。红色区域为失压状态、绿色区域为正常状态、黄色区域为超压状态。

11、?使用干粉灭火器时,操作人员应占据上风方向。

12、?灭火器灭火四字诀:拔、握、瞄、扫?。

13、?我国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14、?生产过程中的“三违”是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15、?“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6、?常用灭火的方法有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化学抑制法。

17、?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几类。

18、?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摩擦或撞击火花、光、射线、化学反应热、高温表面、压缩升温等。

19、?应急救援设施是指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中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20、?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2、?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23、?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涉险区。

24、?皮肤被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

25、?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品置换、吹扫、清洗。?

26、?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27、?有毒气体CO报警器低报:24PPM,高报:136PPM。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配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

2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29、?进入化工厂三级教育指的是: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30、?班组安全管理中“六无”指的是:作业无事故、作业无“三违”、设备无缺陷、环境无隐患、制度无缺陷、教育无遗漏

31、?班组“三无”目标管理中的“三无”指的是: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这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班组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1、安全生产管理;2、安全技术;3、职业健康。

32、?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取样分析后,方可动火作业。

33、?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34、?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电焊机绝缘好,二次线不能超过(30)米。

35、?企业要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36、?三查除的内容是:(查除设备隐患)(查除管理漏洞)(查各种不安全因素)

37、?处理事故隐患的“三”定指(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

38、?禁止在具有(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办理动火作业票)

39、?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0、?在禁火区需动火作业时,必须取得动火证。做动火分析时,取样与动火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动火作业中间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