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四川井研县国有企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件大小:3.33 MB
总页数:14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6.59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四川井研县国有企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PM2.5影响大气辐射平衡,大量的细颗粒物飘浮在空中,将本应照射到地面的阳光大部分“散射消耗”掉了,导致大气“变热”,而地面“变冷”,上下对流减弱,逆温加强,大气更静稳。直接后果是,近地面排放的污染物垂直扩散空间从2-3千米,下降到300-400米,污染物被压缩在近地空间,浓度几倍、十几倍增加。同时,大气热力状况分布的长期改变,对气候变化也会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我国降水极其不均匀,东亚冬季风减弱、夏季风增强,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和成分的变化不无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PM2.5导致大气热力状况分布改变及其影响

??B:近年来我国气候显著变化的突出表现

??C:近地面污染物垂直扩散速度减缓的原因

??D:细粒物增多对地面获得阳光的阻碍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文段为并列文段,前半部分讲述PM2.5导致大气“变热”而地面“变冷”,即导致大气热力状况分布,后半部分讲述其带来的直接后果:近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加;气候变化,应该全面概括文段内容,文段主要讲述PM2.5对大气受热状况分布的改变及其带来的后果,对应A项。

B项,“气候显著变化”,仅仅是PM2.5带来的后果之一,表述片面,排除;

C项,“近地面污染物垂直扩散速度减缓”仅仅是PM2.5带来的后果之一,表述片面,排除;

D项,“细粒物增多对地面获得阳光的阻碍”是文段前半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大气霾污染来源、影响与调控》

2、行星科学家对冥王星表面是否存在崎岖地貌已争论数年,答案取决于其表面的氮冰有多厚。这种冰覆盖了冥王星表面的大部分区域。氮冰十分脆弱,极易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坍塌,即便是在冥王星这样引力较弱的行星上。因此,________________。然而,当“新视野”号抵达冥王星时,最初获取到的一些高清图像就表明,这颗行星表面的山脉高度可达4500多米,说明冥王星表面的氮或许只是一层薄薄的壳,盖在我们后来发现的水冰层上。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冥王星复杂的地表特征甚至可以与地球、火星比肩

??B:氮冰对冥王星地貌的影响在太阳系内是独一无二的

??C:厚厚的一层氮冰会让冥王星表面无法形成任何高海拔地貌

??D:这作为冥王星显著地理特征成为“新视野”号的重大发现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横线在中间,一般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段首先指出冥王星表面是否存在崎岖地貌与其表面氮冰的厚度有关,接着论述氮冰十分脆弱,容易坍塌,根据“极易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坍塌”可知,“坍塌”说明氮冰可能比较厚。横线前通过“因此”引导结论,横线后通过“然而”进行转折,指出冥王星表面的山脉高度很高,氮冰薄,转折前后语义相反,故转折前的结论应为冥王星表面的氮冰比较厚,山脉高度低。C项“厚厚的一层氮冰······无法形成任何高海拔地貌”符合文意,当选。

A项:“地球、火星”在横线前后均未提及,不符合文意,排除。

B项:“独一无二”在文段中未被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横线前后都在论述“冥王星”的地貌和“氮冰”的关系,该项没有提及“氮冰”,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重新认识冥王星(2)》

3、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开篇表明集体行为是个人意愿与选择的综合表现,随后进一步指出个人在政府推行环保政策中的作用,并从反面证明个人意识的重要性。紧接着“但”转折词之后通过“如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面论证,强调每位公民都应该主动遵守环保法规。即文段强调是公民需要自己具备环保意识,环保法规才能取得效果,对应D项。

A项,“政府有责任提高”强调政府的作用,偏离文段核心“公民”排除。

B项,“完善的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侧重强调法规制定的重要性,并非文段重点,文段旨在强调公民要有环保意识,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C项,“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与文意不符,文段强调的是公民“自我”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