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吉林省对外人才技术交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件大小:3.16 MB
总页数:14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6.6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吉林省对外人才技术交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近年的欧洲连续经历严寒的冬天,这似乎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相左。但在不少专家看来,异常寒冷事件并未说明气候变暖趋势________,相反,这是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愈加频发的________。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偏转表现

??B:逆转缩影

??C:倒转象征

??D:反转预兆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转折关联词“但”前后的句子可知,专家认为异常寒冷事件并未说明气候变暖趋势会向相反方向发展,第一空需填入表示“相反”意思的词语。B项“逆转”、C项“倒转”、D项“反转”均有“相反”的含义,但A项“偏转”指偏离原有位置,而不是转到对立面上,语义过轻,故排除A项。

分析第二空。由“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愈加频发”可知,欧洲严寒的冬天只是极端天气的一部分。B项“缩影”指同类型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而异常寒冷事件正是众多的异常天气事件中的个案,符合语境要求。C项“象征”一般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事物,被象征的本体都是抽象的,但是文中“极端天气愈加频发”是具体的表现,并非抽象事物,排除C项。D项“预兆”指尚未发生的事情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但文中所说的“极端天气愈加频发”这一现象正在发生,排除D项。

故本题选B。

【解析拓展】

逆转:形势或情况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向不利方面转化。表现:①表示出来;②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③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倒转:倒过来;反过来。反转:转向相反的方向。

2、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这跟史料少有关。在传世的宋代文史资料中,既无只字提到张择端,也无画作的其他记载。《清明上河图》现世后,各种仿作________,一时间画作的真伪之辨________。直到1950年,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库房的赝品堆里翻出有张著亲跋的《清明上河图》,经众专家________,一致确认此本才是真迹,版本之争才宣告结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方兴未艾满城风雨甄别

??B:屡见不鲜莫衷一是考证

??C:层出不穷甚嚣尘上鉴定

??D:源源不断众说纷纭辨认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第一空,根据“一时间画作的真伪之辨”可知,各种仿作不断地出现,经常能够看到,C项“层出不穷”表示接连不断地出现,符合语境,保留;B项“屡见不鲜”表示常常见到,并不新奇,符合语境,保留;A项“方兴未艾”表示新生事物蓬勃发展,文段没有体现“仿作”为新生事物,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源源不断”侧重于强调连续性,例如水流等,文段主语为“仿作”,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应填入表示人们对于画作真假议论纷纷的词,C项“甚嚣尘上”形容议论纷纷,或是某种言论十分嚣张,符合语境,保留;B项“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主语一般为人,横线处主语为“真伪之辨”,排除。

第三空,将C项代入验证,“鉴定”表示鉴别审定事物的真伪,符合语境,当选。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清明上河图密码:描绘的竟然是北宋时秋天的景色》

3、2019年以来,“双百行动”与“综合改革试点”为地方国企改革注入了新动力,踩下了加速器。地方国企改革正推向纵深,包括从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推进,从容易改的层面向较难改的层面推进,从修修补补向________推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胎换骨

??B:洗心革面

??C:清身洁己

??D:阳春白雪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由前文“从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推进,从容易改的层面向较难改的层面推进”可知,横线处填入的成语应当在“修修补补”的含义上递进、程度更重。

B项“洗心革面”意思是去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文中的主体为企业改革,并没有把企业定义为负面角色,排除;

C项“清身洁己”比喻保持自身节操,身体力行,文段强调的是修补也就是改变改正,并无保持节操之意,排除;

D项“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不符合文意,排除;

A项“脱胎换骨”比喻重新做人,侧重强调改变程度深,与上文“修修补补”形成递进,当选。

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央广网《深圳先行示范?四季度国资综改将迎新突破?》

4、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全世界已知的“能回收”煤的储藏量大约是1万亿吨,地下煤气化可把“回收”的煤的储藏量增加到大约6万亿吨。把它们全部燃烧完全会使从化石燃料中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总量增加到目前的20倍,对气候的影响将比科学家预计的最糟糕的情况还要糟糕。?上文意在说明:(????)。?

??A:地下煤气化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