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一中四化”的教学创新探索.docx
文件大小:39.5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91千字
文档摘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一中四化”的教学创新探索

摘要:《管理学原理》课程是面向管理类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管理经验缺乏、理论知识内化困难,教学过程中持续保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难度大,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管理的实践性特征表现不明显,课程思政碎片化嵌入、效果不明显和教学评价“唯成绩论”的痛点问题。基于以上痛点,在“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分别采取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方法多元化、课程思政融入化与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四化”改进措施,最终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1.3;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223-03

《管理学原理》是面向管理类专业大一新生(包括直本与专升本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既具有管理知识又能立足管理基层一线的德才兼备、知行耦合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基于此目标,课程以总分的内容分配形式系统地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和管理的计划、决策、组织、领导与控制职能。课程的创新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进行。

一、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痛点

一是学生管理经验缺乏,理论知识内化困难。作为从未踏入职场的新生,对组织的管理存在陌生感,单纯讲解管理理论,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并且无法进行实践。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积极内化为自身的能力是教学的一个痛点。

三是重理论轻实践,管理的实践性特征表现不明显。该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但是现在使用的教材更多侧重于基础理论的讲解,实践性内容不多。这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并且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让管理的实践性特征得以体现成为教学的一个痛点。

四是课程思政碎片化嵌入,效果不明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合理地嵌入课程思政内容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直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痛点。

二、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路及措施

(一)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路

基于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授课对象的学情和德才兼备、知行耦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案例—理论知识—实践项目的教学设计思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和课程思政的方式进行创新。

(二)课程教学创新的“四化”措施

1.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内容由单纯理论知识转为理论知识加实训项目。结合管理学教材,提炼管理学理论知识的主要内容,将其分为两篇即总论和分论,并将分论按照管理的职能划分章节,使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知行耦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职能设计五个个人实训项目,由此形成新的教学内容结构。从而解决教学的痛点1和教学痛点3。具体结构见图1。

2.教学方法多元化:因材施教,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该课程的开课对象虽为大一新生,但其中一半为大一专升本学生。大一直本学生和大一专升本学生在学情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如通过问卷星调查得知,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已有2/3学过管理学。在其他方面直本学生和专升本学生也存在明显区别,具体见表1。因此,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大一直本学生与专升本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组合。

(1)直本与专升本学生共同采用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痛点1——学生管理经验缺乏,理论知识难以内化的问题和痛点3——如何持续保持学生的强烈求知欲的问题,无论是专升本还是直本学生都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①启发式教学法:以提出问题为主线、学生回答、教师讲解的方式的一种授课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在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前,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启发之后,教师进行专业讲解。通过此方法的实施主要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②案例式教学法:通过以案例为依托,让同学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③项目式教学法:学生在课下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一方面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管理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逐步进行自我管理。

三、课程创新的成果及推广应用价值

(一)师生取得的成果

1.学生取得的成果。课程结束之际,为进一步了解课程创新的效果,特针对2021级106名同学制定《管理学原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得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具体体现在:

(2)融入式课程思政使学生颇受教育。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从中所受教育意义更大,取得效果较为显著。如通过观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