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其防范.docx
文件大小:40.6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58千字
文档摘要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承受着若干风险,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完善的内部防范机制、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预算执行缺乏刚性、资产投资管理不规范。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完善事业单位内部防范机制、增强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预算实施力度、规范资产投资管理流程。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054-02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分类和特征

第二类风险关联到会计核算与支付环节。这些风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具体风险包括事务处理错误、数据校验不精确、监督证据不足以及印章和密码管理的漏洞等。除此之外,财务人员在适应新的会计规范和工作程序时可能会产生偏差,同时管理层在预算决策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疏忽,这些都可能对单位的财务健康造成威胁。在预算配置过程中,可能由于缺少对管理开支、人力成本、日常运营费用及专项资金的统筹管理以及数据支撑不足,加上对各项目的优先顺序判断不当,可能会造成资金分配不均,部分项目可能会超额使用资金,导致整体预算失衡,从而触发违反财务规定的支付风险。

第三个方面是与财务人员道德品质相关的风险。在一些事业单位中,招聘和人事管理制度仍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对财务人员的选拔和监管不够严格,这可能导致部分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不符合岗位要求。此外,事业单位在选拔、培养和任命专业人才方面,缺少一套科学和标准化的管理机制。这种状况可能造成财务部门在业务执行能力和职业操守方面不满足职位标准,进而触发与人员素质相关的潜在风险。

以上分析可知,首先,财务风险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和潜在的随机事件的驱动。其次,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复杂性意味着部分事业单位未能明确区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的界限,增加了对财务管理的难度。不恰当的财政资金分配和资金运用的不充分同样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最终,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对国有资产可能造成的损害的不可预测性上。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一)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精确度

为应对事业单位潜在的财务风险,保障其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强化财务风险的防控和监管,一方面可以确保获取的财务数据更准确、及时,并具有高度的实用性,通过对财务数据和财务报告的深入分析,单位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上的不足,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与增值

事业单位所管理的资产作为国家所有,维护其安全性和完整性在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是为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更是为了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确保其价值能够得到稳定增长。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事业单位能够降低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选择,从而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单位持续进步,与时代同步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资金运用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指导资金流向并促进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良好的预算管理实践能够有效避免对预算管理的忽略、不全面的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预算科目划分、非科学的预算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的松懈等问题,从而提升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不仅使得国有资产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合理,而且确保了其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通过成本分析和风险评估,事业单位能够获得可靠和安全的数据支持,为财务管理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在风险控制过程中,通过集体讨论而非单一决策,能够提升决策的准确性,确保财务决策得到合理实施。

(四)增强财务人员识别风险的专长

(五)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时,重点在于对现有资产的全面监管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对资金支出的监督。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动,采取稳健的信息保障措施对于增强单位市场竞争力极为关键。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内部防范机制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旨在,为了确保职责的有效履行和监管目标的实现,通过确立和执行一系列规范和工作流程,对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管理环节进行预先的风险规避和后续的监控与改进,从而形成一个持续的监管体系。尽管多数事业单位已根据现行政策和标准建立了初步的内部控制机制,但仍有部分单位尚未形成全面且完善的内部控制方案。这种不足在实际运作中表现为管理的粗放和监督的缺失,影响了单位运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部门与职责分配的不均衡和权责界限的模糊,这些都不利于单位内部流程的规范化和提高工作效率。

(二)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由于其与商业企业不同的特性,在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