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EVA的概念与分类
1.EVA的概念
EVA(EconomicValueAdded),中文意为“经济附加值”,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创造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和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两种成本。
2.EVA的分类研究
首先是关于EVA的有效性研究。在赵学康(2020)发表的《基于EVA视角的企业业绩评价有效性实证研究——以中小板企业为例》一文中,他以2014年到2016年101家中小板挂牌企业数据为样本,得出EVA的指标对于企业业绩评价是有效的,并且需要一定的重视。
其次,是有关于薪酬激励的研究。贾璐(2016)在《论“EVA经济增加值”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应用》一文中,提出EVA作为薪酬评价的指标,可以有效的结合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这将有效的防止代理问题的发生,EVA在此过程中成为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此外,吴江(2018)在分析多年的EVA奖金计划的实际应用后,因为EVA体系的存在考虑了总的资本成本,所以在提高企业激励效应等方面已经成为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最后,EVA需要进行一些相关的会计调整,这将有利于EVA更为精确的衡量企业业绩。其一为研发费用,在EVA的体系中,研发费用不再同传统业绩指标的处理那样从经营费用中扣除,而是将其资本化,在研发成功之后再在利润期间进行摊销;其二为商誉,将本期的商誉摊销给税后净营业利润,将前期的商誉摊销于投资之中;其三为递延税款,EVA在计算的时候将递延税款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此来总体的观察对于资本投入的具体运作;其四是准备金,准备金通过减少或者增加从而改变税后净营业利润的数值,同时,需要将准备金归集到资本总额;其五为在建工程,因为项目在建时并未产生具体的效益,因此需要在投入的总资产中扣除。
(二)EVA的应用与特点
1.EVA的应用
(1)投资决策。孙贵梅(2015)的看法是:EVA作为长期的经济指标,往往会促使管理者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长期的投资决策中,相比较而言,这会有效减少企业为了短期效益而通过降低开发费用的情况。此外,EVA因为其与总体资本的强联系性,从而减少管理者盲目的投资行为(陈娇娇,2018),所以,管理者在投资前往往对项目进行科学估算并调查其可行性,反而促进管理者有效的利用好投资者的成本,为此创造可观的企业价值。
(2)业绩评价。因为EVA指标与业绩的结合,将促使管理者关注EVA,从而关注企业总体的长期的利益,进而增加管理者自身的奖金,同时,员工也会因此收益,因此,EVA指标对于管理者和员工而言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周杏,2016)。
(3)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一方面,EVA体系的存在会加强企业对于内部的管理,并且使得各部门的权责分明,避免了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因为自身的利益,从而损害企业集体的利益,这有效解决了短视的问题(谢虹菲,2019);另一方面,EVA的存在有效的进行了内外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稳健的发展。
2.EVA的优劣
EVA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EVA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总体考虑资本成本的方式,利于企业准确衡量自身的利益,并且加强了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维护股东的利益(王小林,2018);其二,EVA体系促使企业管理者选择长期利益,从而加大研发力度,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三,EVA将资本预算、企业业绩以及激励机制结合,用统一的一个指标代替传统的指标,有效的减少了因为财务指标过多而造成的乱象;其四,EVA体系要求企业在使用之前对会计信息进行真实性的评判,这将有效减少会计失真的情况;其五,管理者通过对企业利润的预测,并分析项目对企业价值的利害程度,从而确定方案,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规划;其六,EVA体系有助于企业的总体发展(贾璐,2016);最后,EVA体系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现状(徐欣然,2020),由于EVA计算的过程中,会将资金成本从利润中剥除,所以有利于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同时,EVA具有如下几点问题。其一,EVA从本质来看是静态的,并且由于EVA以历史会计利润为计算依据,这将导致一定的滞后,特别是在高速通货膨胀的阶段,EVA体系的评价将变得极其不准确;其二,EVA作为一个绝对性的指标,意味着EVA的计算结果难以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进行对比,这使得企业无法有效的评价自身的企业业绩,从而导致搭便车等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其三,EVA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的衡量企业业绩和管理者业绩,更有可能出现失灵的情况;其四,因为EVA通常衡量的企业周期为一年或是更短的时间,且管理者本身属于短期任职,故而极易造成企业决策过于看重短期利益,会因此忽视长期的项目,如:员工培训和研发新产品;最后,EVA作为一个业绩评价指标,难以摆脱遭受人为操控的命运。
(三)EVA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