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doc
文件大小:2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94千字
文档摘要

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以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其核心要旨在于以高质量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优化配置,提升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成为了最为有力的助推剂之一。其在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匹配度、增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归纳阐释了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现状,指出其在服务机构设置、信息化建设程度、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对策,切实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而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县域公共就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高质量发展

县城连接城市和农村,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县域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既需要劳动力,也吸引劳动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扩大县域就业容量”。部分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不足和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的限制,无法自主实现高质量有效转移就业,县城成为了其城镇化转移就业的关键一环。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是为满足县域内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种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发布就业信息等服务。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作为连接县域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现状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一、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现状

人社部数据显示,主要服务对象为具有农村户籍的15~65岁劳动力的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五级管理六级服务格局”。一系列新型信息技术的兴起,给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一些县域地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的智能匹配(如:山西省曲沃县),大幅提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在服务人员构成上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队伍由正式(编制)人员和非正式(非编制)共同组成,用人方式灵活组合。从我国目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运营状况来看,大多数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较少、经费不足,不同县域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二、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

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和匹配率低的问题,导致服务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不能满足需求,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区域差异较大。具体来说,东北地区的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数量最少,平均机构数量451所,与数量最多的中南地区相差738所。华东地区的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匹配率最差,每一机构需服务约16.3万人,与华北地区相比每一机构需多服务9.73万人。我国不同区域间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数量和机构匹配率差距较大,这极大影响了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的整体均衡性,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区域性质量差异[1]。

(二)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程度不足

近年来,一系列新型信息技术的兴起,给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一些县域地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的智能匹配。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方法,各县域地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实现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的迅速共享,形成了信息茧房。且目前部分公众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对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的了解不够全面,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的服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技术的实际效用,导致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这对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均产生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三)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人员队伍总量不足,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人员是指在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任职,保证各项就业活动和相关就业服务内容可以顺利开展的工作人员。我国部分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队伍由正式(编制)人员和非正式(非编制)组成。战梦霞课题组调查了湖北、山东、四川、浙江的231家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共有工作人员5767人,其中在编的3719人、外聘1007人、劳务派遣588人、其他453人,最高学历是博士研究生、最低学历是初中[2]。公共就业服务所涉职能广泛,且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较繁重、工作种类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