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应用型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研究.docx
文件大小:40.0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2千字
文档摘要

应用型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研究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由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而来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各种服务基层的应用型人才,能够熟练掌握、使用新质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的应用型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因此,培育应用型人才,构成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逻辑。然而应用型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仍存在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应建议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014-03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研究新质生产力我们首先要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产力就是在人类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通过自身劳作获得财富,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确保基本生存与发展。生产力由三大核心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指那些掌握了劳动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人,他们利用劳动资料,即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与制造[5],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生产力三要素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涵义。目前,新质生产力就是基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而衍生出来的新质态,生产力三要素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劳动者在当前阶段也不再是从事传统的机械化和重复性简单工作的人,劳动者也拥有先进理念、前沿技术、专业知识与能力,富有创新思维和跨界协作能力;劳动资料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使得劳动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成本;劳动对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从之前的各种天然物质到新材料新能源再到现在的数据要素不断增加。由此可以看到新质生产力三要素已经发生了从“量”到“质”的转化,其中“新质劳动者”是基础,只有有了劳动者才能够创造出新质劳动资料,拥有新质劳动资料作用于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应用型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分析

(一)应用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质劳动者

(二)应用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质劳动资料

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应用、创新、实践为一体的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也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构成,新质劳动者通过对劳动工具的使用分析,了解其内在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创新设计或者优化能够使劳动工具变得更加数字化、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还能够直接将个人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应用技术,进而不断研发出新型的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及数据平台等劳动资料。应用型人才通过创新和成果转化极大地扩充了劳动资料,使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

(三)应用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质劳动对象

应用型人才基于当前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使得劳动者在生产加工中作用的对象展现出新的特性、形态和价值,比如数据要素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应用型人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新质劳动对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先,应用型人才通过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识别、挖掘新的劳动对象,比如信贷人员通过大数据处理来分析信用风险,拓宽了劳动对象的边界。其次,通过不断的基础学习、创新和实践研发出更多的新材料、新技术等。再次,目前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比如保险与大数据融合分析群众购买需求,丰富了劳动对象的含义。最后,应用型人才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比如新型专利技术、数字化产品等,直接创造出了新的劳动对象,

三、应用型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困境

(一)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不足

新质生产力主要是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使得社会生产力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但是在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前沿科学技术融入还不够深入,现在各行各业都开始与区块链、大数据等相结合,比如金融产品数字化营销、投保及智能理赔等,但是通过对部分高校调研,以经济类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中很多并未添加大数据、区块链等课程,无法做到跨学科、跨领域融合,或者尽管有这些课程,也无法在教学内容上将其融合,学生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阻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

(三)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四、应用型人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需求

(一)加大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

为了实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的融入,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就要进行超学科培养,各学科协同发展交叉融合,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与应用学科相结合,最重要的还是要尽快实行课程改革,课程设计及时融入,学校从上到下政策一致,尽快实现变革。其次,参与各种金融科技竞赛,通过实训掌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竞赛项目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