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科学咨询第9期(总第831期)
基于思创融合理念的“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杨丽莎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思创融合的核心在于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此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
培养的始终,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
课程思政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三维实践平台”,采用“精讲+讨论+案例分析+三农沙龙+读书笔记+
实践调查报告等”(T+N)的多元化教学形式,将思创融合理念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这种方式能够潜移默化
地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激发他们知农、爱农的热情,增强他们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我
们期望实现课堂、学校与社会的三维联动,帮助学生成长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勇于承担责任的实践创新型
人才。
关键词:思创融合;创新;三维实践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相结合,是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次新探索。基于
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此背景,本文以“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在分析大学
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明确
[1][2]
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了思政与创新之间的紧密联系。秉承“以大学生为中
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心、思政创新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大学生的
结合日益紧密,有效地助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然而,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本文提出了三维实
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创新意践平台的教学模式,结合“精讲+讨论+案例分析+三农
识不强、缺乏自信、创新知识基础薄弱、思维方式缺乏沙龙+读书笔记+实践调查报告等”(T+N)等教学方式
创新,以及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不够完善、过于形式改革,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学设计,帮助大学生将理论
化、产学研合作层次较浅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创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
新创业能力教育的深入发展。因此,高校将大学生创新一、思创融合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一)思政教育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的创新意识,推动高校创新课程的建设。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提
贵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是国家特色专业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任
和省级重点学科,而且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广泛的应务。思政教育与创新教育相辅相成,二者之间存在辩证
用领域。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的关系。
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农业经济学”作为农首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科,思政教育具有较
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专高的价值引领功能,能为创新教育指明正确的发展方
业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关向,确保创新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整体利
键环节。将思政教育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素养的提升益紧密相连。通过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大学生能够
逐渐树立起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创新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2021年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价值观。这进一步促使大学生在创新实践中致力于解
改革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农业经济学》课决现实问题,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创新方案。其次,创新
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2022年教育部农经教指委本科教育注重通过实践提升大学生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思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农业经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实践中,大学生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