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政府会计改革视域下高校成本核算研究.docx
文件大小:40.4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42千字
文档摘要

政府会计改革视域下高校成本核算研究

摘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制定出台是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完善高校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为高校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和决策指引。高校成本核算从纸上谈兵进入实质可操作阶段。但在实践中,高校成本核算体系确立和执行依然困难重重。文章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从高校整体层面研究高校成本核算面临的困境。

中图分类号:F2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072-02

二、高校成本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成本核算管理缺乏指导

政府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的实施为高校成本核算执行准备了现实条件,但据调查显示,基本上一半以上的高校在成本管理这方面没有开展任何实质性工作。财政部门为了给高校的学生收费定价、申请财政预算和开展绩效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虽然也指定相关高校进行成本核算模型测试,但每一个高校的财务管理和教学科研办学情况不同,对投入和产出的理解各异,无法形成成本核算固定的框架推广和借鉴。加之各级财政部门也没有出台具体的工作时效性、参考性的政策文件指导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种种原因导致目前高校成本管理工作无实质性进展。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务难点亟待解决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后,重塑了“双报告双基础双功能”的核算框架体系,借鉴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理念,但行政事业单位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全部照搬企业会计相关准则是否与之匹配有待实践检验。尽管《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已经出台了7个文件对实操执行的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打补丁、作补充,但在实际实操过程中依然存在大量的具体事务问题有待解决及归集。所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也直接影响到高校成本核算管理的执行进度。

(三)缺乏适应新制度的基础条件

1.人员身份管理问题。高校人员经费费用占总费用50%以上,但高校教师身份复杂,基本上一个人存在同时是教师或科研人员或行政人员等多重身份,人事薪酬管理系统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分摊核算机制,对成本管理数据准确性影响非常大。

2.经济合同管理问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理论上应该是实现业财融合,但是实际上很多单位合同管理和财务系统没有实行对接,财务部门只是在收到财务资料账务处理时见到合同,并未按权责发生制在合同签署后按合同内容账务处理,造成财务核算信息缺乏时效性和完整性。

4.资产核算管理问题。高校财务账套采用会计科目为主、项目账套为辅助的核算模式,高校因人员变动、部门调整等原因,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等管理问题,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后,很难将资产的折旧和摊销真实清理到位,容易导致成本基础信息失真。

5.数据共享管理问题。数据资产管理对高校来说是个新型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为摸清家底,一般高校实现财务与资产数据共享,但与人事、科研、教务学工等基础数据共享有待推进,数据无法共享导致成本核算的数据准确性有待考验。

(四)传统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高校传统管理体制模式和上级部门对成本管理要求度低的现实,造成高校管理层对成本管理关注度不高。受传统财务管理体制的影响,财务人员也存在成本管理能力不足,在核算过程中,对收入和费用的核算习惯性思维按收付实现制处理入账。在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不彻底的情况下,高校的人员性质、成本核算对象等等都没有厘清。高校更注重的是预算管理,对财务状况分析关注少,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成本核算管理岗位或管理科室,缺乏专业人员配备,无论是科目设置还是实际核算管理,都没有精准分析和正确处理数据的环境,容易造成成本管理信息的不准确。总之,资源资金共同节约、成本效益共同关注、成本管理全员参与的局面尚未形成。

三、高校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构建以教育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1.领导重视。高校领导重视成本管理对于高校治理能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领导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成本核算意识,合理分配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决策效率,从高校顶层设计方面为成本管理助力,将成本管理提升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推进成本核算工作走深走实。

3.建立成本管理工作运行机制。高校应以自身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构建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监督激励层四层级的成本管理运行机制。决策层是成本管理的顶层决策机构,结合高校发展战略制定成本目标并决策;管理层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财务部门是关键,负责成本的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业务工作,还负责划分成本管理职责及考核成本管理绩效等管理职能;执行层是各学院和职能部门,按学校的制度和规定执行成本管理相关方案,制定考核机制,严格控制成本,将成本管理结果与单位考核个人绩效挂钩;由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组成的监督激励层对前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高校成本管理合规合法合理,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保证成本管理环境生态优良。

(二)夯实成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