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金融工作中区块链技术应用要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2-130-03
供应链金融作为连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供应链体系高效运转的重要力量,其运行效率与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实际运行时经常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限制,影响了其作用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以独特的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为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相关问题带来了可能性。即通过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金融交易环境,将供应链金融中所有交易准确、真实地记录下来,并为相关参与者提供查询、验证功能,不仅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实现金融交易的可追溯性,还能提升交易效率和资金利用率,为企业提供更多投融资机会。因此,重点探究企业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技术的应用要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供应链金融工作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有利于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和透明度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促使供应链金融中的各大主体可以实时共享数据,不需要经过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这有利于提升数据流通效率,减少信息传递误差,避免延迟,使各方迅速获取所需信息,做出准确决策。在区块链上,数据一旦写入就不能篡改,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供应链金融中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为金融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另外,区块链本身的透明度也便于供应链金融中各主体实时查看交易记录与数据信息,从而掌握供应链的具体运作状况,以促进各方互信,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
(二)有利于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
在区块链技术中,通过设置智能合约,可以根据预设的条件与规则自动执行交易,将其应用在供应链金融中,能自动展开融资、支付等交易,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风险[1]。并且智能合约还能设置违约条款,只要触发违约条件,将会自动执行惩罚措施,以此降低违约带来的风险。区块链技术还能对供应链金融中产生的交易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和分析,促使企业及时发现资金链紧张、交易异常等潜在风险点,为风险预警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还能直接建立信用评估机制,针对供应链上的各主体展开信用打分、评级,减少主观因素干扰,使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合作方的信用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有利于优化融资流程和成本控制
区块链技术能对供应链金融流程实施自动化处理,使融资申请、审批、放款等环节可以自动执行,不需要人力加入,有利于提升融资效率。另外,通过区块链技术还能实时共享数据,展开透明化操作,使企业更清楚地掌握供应链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决策失误,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投入[2]。在以往的供应链金融中,中介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因此增加了融资的复杂性,提高了融资成本,在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则能绕开这类中介机构,展开点对点的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中介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四)有利于推进供应链协同与整合
在区块链技术作用下,能直接将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具体信息加以整合、共享,实现信息一体化,从而帮助企业全方位了解供应链运作状况,完善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同时,通过该技术,还能使供应链金融中的各方共同参与到决策中,由此汇聚各方资源与智慧,提升决策准确性和效率,以实现链上各方协调发展。在此作用下,供应链上的所有主体都能明确彼此的运营状况和信用信息,从而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双赢。
(五)有利于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区块链技术主要使用了分布式存储机制,即将数据分散存储在若干节点之上,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减少数据丢失或被篡改的风险[3]。并且这种分布式存储还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容错性,能有效应对一些复杂场景的数据处理需求。同时,区块链技术还拥有十分灵活的权限控制机制,比如借助各种加密算法保护隐私数据,能使企业依照自身需求设置各类用户的访问权限,不仅能促进数据信息共享和传递,还能保障数据安全,减少因数据泄漏等问题引起的风险。
(六)有利于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借助智能合约与自动化算法,能帮助企业开发出更为灵活的融资模式与产品,譬如围绕数据链上信息内容所产生的信用融资等,能进一步满足企业需求,提升融资效率与成功率[4]。此外,区块链技术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共享,还能将更多供应链主体纳入其中,形成更为紧密且广泛的供应链金融网络。再加上区块链技术本身可以支持多项金融服务模式,如仓单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因此极有利于拓展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围与深度。
二、供应链金融工作中区块链技术应用要点
(一)建立分布式账本平台
在企业供应链金融工作中,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分布式账本平台,能给相关主体提供透明、可靠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存储环境。实际建立时,应从这几方面着手(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