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docx
文件大小:45.54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6.43千字
文档摘要

ICS65.150CCSB52

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3201/T1253—2025代替DB3201/T161-2010

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CodeofpracticeforecologicalculturetechniquesinProcambarusclarkiiponds

2025-04-23发布2025-04-25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201/T1253—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3201/T161-2010《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与DB3201/T161-2010版本相比,本文件除了结构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新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见3);

——苗种繁殖中“亲虾来源”增加了检疫的要求(见5.1),“亲虾质量”中亲虾体重调整为不小于35g(见5.2);

——苗种繁殖部分增加了“工厂化繁殖”内容,对工厂化设施、设施预运行、亲虾放养密度、产卵

时间、孵化网箱设置、抱卵虾操作、投饲方法、水质管理和日常管理等进行了规定(见5.5);

——“土池苗种繁殖”修改了“投饲方法”中的投饲时间要求(见5.6.4),修改了“水质管理”

注水方式(见5.6.5);

——“土池苗种培育”更改了“饵料投喂及方法”中的投喂时间要求(见6.2);

——修改了“商品虾饲养”中虾苗的放养方法(见7.2.2);

——将“病害防治”更改为“质量安全可控制”(见8)。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起草单位:南京市水产行业协会、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伟、张雷鸣、陈树桥、刘炜、王庆、裴雪莹、代雅凡、石晓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161-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201/T1253—2025

1

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繁殖、苗种培育、商品虾饲养和质量安全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391471394

391

471

394

755

NY/T

NY/T

NY/T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

渔药使用准则

SC/T1008-2012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甲壳类产地检疫规程(农牧发〔2023〕16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厂化繁殖factorybreeding

在室内养殖设施条件下,采用循环流水、充气等手段为克氏原螯虾繁殖提供良好环境,能规模化生产克氏原螯虾苗种的繁殖方法。

4环境条件

4.1场址选择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养殖场周围3km内无任何污染源。

4.2水源水质

4.2.1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

4.2.2养殖用水

2

DB3201/T1253—2025

养殖用水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3虾池条件

虾池为长方形,东西向,土质为壤土或黏土,不渗水,并有完整相互独立的进水和排水系统。主要条件见表1。

表1虾池条件

池塘类别

面积

m2

水深

m

池埂内坡比

水草种植占比

苗种繁育池

1000~2000

1.2~1.5

1:3~4

1/4~1/3

商品虾养殖池

3000~6700

1.5

1:3~4

1/3~2/3

4.4虾池底质

淤泥小于10cm,底质符合SC/T1008-2012的要求。

4.5防逃设施

塘埂四周应建40cm高的防逃设施。

5苗种繁殖

5.1亲虾来源

选择从江河、湖泊、沟渠等水质良好水域捕捞的野生克氏原螯虾作为亲虾,亲虾在放养前应经检疫,检疫应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甲壳类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