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
目的
为综合评价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检查体系文件是否健全、管理文件是否适用、工作目标是否实现,持续提升安全标准化运行管理的有效性与适宜性,持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消防、职业卫生及环保等综合管理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依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术语
自评:企业为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自主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现状评价管理活动。
职责
总经理:担任标准化自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创建、推动、安排、检查及领导决策,负责安全标准化体系自评的组织、安排、督促,负责批准安全标准化体系自评报告,督促自评发现问题的改进管理。
安全总监:担任标准化自评小组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安全标准化体系自评相关具体工作,负责组织编制自评计划并督促落实,负责参与自评、审核自评报告。
安全委员会成员:担任标准化体系自评小组组员。按照自评计划分别负责相关的自评要素,为相关要素的自评过程与自评绩效结果负责。
安全部:是标准化体系自评工作的主管部门和具体实施组织部门。负责安全标准化体系创建、推动、安排与检查的具体落实管理工作,负责每年一次的自评组织落实、编制自评报告、督促问题整改的管理。
企管部:是标准化体系运行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参与标准化体系自评过程和自评报告的编制,通过自评查找制度管理缺陷,并组织进行整改提升管理。
专业管理部门:是标准化体系运行专业技术部门,包括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部、电气车间、仪表车间、工程部、后勤保障部。负责本专业相关管理文件的编制、运行技术支持与日常专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负责本专业相关要素自评管理工作。
其他部门、车间:是标准化体系运行及执行单位。负责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落实标准化体系各项管理要求,负责配合参与标准化自评管理过程及自评提出问题的整改提升管理工作。
管理要求
标准化体系自评时间为每年的12月份。12月初开始组织,12月底前自评结束并于5日之内编制完成《二级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自评报告》;当公司发生事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职业危害、重大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时,公司应及时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工作。
自评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具体工作由安全部负责组织实施;负责编制自评实施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自评工作小组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及评分细则》对各单位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汇总,形成自评报告。
标准化自评的主要内容:
4.1关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是否适合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规模、性质和安全健康管理的特点。
4.2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及其在企业内部能得以落实的方式是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
4.3关注与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相融合的情况,包括与原有的其它管理系统是否兼容。
4.4关注有关制度措施是否适合于企业员工的使用,是否与他们的能力、素质等相配套。
4.3关注各项安全管理的制度措施是否满足了《基本规范》的全部管理要求;所有的管理措施、管理制度能否确保PDCA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
4.5关注与相关制度措施相配套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等是否充分。关注
4.6关注对相关方的安全管理是否有效。
4.7关注能否保证实现企业的安全工作目标、指标。
4.8关注是否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对所有排查出的隐患实施了有效治理与控制。
4.9关注对重大危险源能否实施有效的控制。
4.10关注通过制度、措施的建立,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4.11关注通过安全标准化相关制度、措施的实施,企业是否形成了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
4.12关注企业员工通过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与建立,是否提高了安全意识,并能够自觉地遵守与本岗位相关的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等。
自评的结果
5.1根据评审结果,拟定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应具备的主要内容有:
1)系统运行效果;
2)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3)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4)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5)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5.2自评工作根据自评报告汇总的不符合项的有关内容,形成切实有效的持续改进计划和措施,由总经理组织进行改进和完善。
5.3自评考核结果应与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挂钩。
监督检查
1.安全部未定期落实年度标准化体系运行情况自评、未按要求出具自评报告的的,考核安全部负责人5分。
2.安委会成员未按要求参加标准化体系运行自评的,考核相关负责人5分。
3.自评要素内容有遗漏或考核结果与实际不符的,考核相关要素责任人2分/项。
4.自评提出问题相关责任单位未按要求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