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化委托考试项目的应用管理
摘要:在人事考试实践中,文章认为,可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指导实施社会化委托考试,从而使人事考试更加体现业务规范、质量可靠、保密安全、科学高效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020-02
一、项目管理和社会化委托考试
项目是在限定的资源及限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管理是运用管理的知识、工具、技术于项目活动上,来达成解决项目的问题或达成项目的需求,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和流程管理、成本和预算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以及整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笔者在人事考试组织实施中,研究发现,可以把每一次社会化委托考试看作一个独立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来组织实施,从而提升考试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更加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社会化委托考试属于人才评价考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规模不大;二是随机性强,组织灵活,有紧急用人需求,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是有效度的合作;三是委托范围模块化,或需承接其中一部分模块,或需承接所有模块;四是命题涉及行业多、领域广,需求个性化。
社会化委托考试同样需要坚持依法、公平、公正、科学、安全原则。
二、如何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做好社会化委托考试工作
(一)范围管理
要明确承接的社会化委托考试范围,即用人单位的委托模块,是信息发布,还是试题命制、考务、阅卷。是笔试还是面试,笔试命题是主观题、客观题,还是主客观题相结合;面试命题是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还是其他。要根据岗位需求确定考试内容和形式。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首先划分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教育等层次,再按照专业划分科目分别命制试题。再如医院招聘考试,首先划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具体分为中医临床、西医临床、药剂、护理、医学技术、公共卫生六个类别,应根据考生报考岗位命制相应类别的试题。只有明确范围,才能确定所需要的时间和流程、成本费用和预算、人员以及其他资源。
(二)时间和流程管理
(三)成本和预算管理
成本和预算管理是社会化委托考试经济性、实效性的重要指标手段。可根据委托考试模块所需资源,估算这些资源的成本,合理分配预算,如封闭入闱命题所需成本、考务所需成本、阅卷所需成本等,并通过成本控制来保证委托考试在预算内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委托模块成本和预算管理不受考生数量的影响,比如命题模块,命制试题的成本取决于试题类型、命题专家的数量以及所需要的时长等,这些在预算中要充分考虑。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并不是越小越好,另外还要考虑质量与安全,考虑承接方的承受能力。
(四)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确保考试结果满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的根本保证。在社会化委托考试实施中,要明确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命题是考试的“发动机”“指挥棒”,在质量管理中尤为重要。命题要通盘考虑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考试信度是考试成绩的稳定性程度和一致性程度,信度源于高质量的试题、高水平的组织管理以及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要按照人才测量学的原理,根据岗位需求选择命题方向,考虑考生的教育经历、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等。命题时为避免盲目性,要制定质量控制方案,确定考试双向细目,使命题专家明确测量目标,便于把握测量知识与试题题型比例与分量。要在命题中,针对不同职位要求和考试对象,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要重点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履行岗位职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化委托考试实践,不断提高命题质量,确保所选拔的人员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符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更好地体现出“人岗相适、以用为主”原则。在考务和阅卷环节也同样需要严把质量关,促进社会化委托考试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健全和运用跟踪反馈机制,考试后要实施相应的反馈程序,跟踪考生信息反馈和考试结果,目的是为未来同类型考试完善试题和优化评价标准,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
(五)人员管理
根据社会化委托考试的规模、性质与特点,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人员,需要多少,明确人员的角色与职责。如笔试考务,根据考生数量确定需要的考场数量,从而确定需要的监考人员、试卷收发人员、考务办公室工作人员、视频监控人员、安全保障人员以及主考、副主考、纪检监督等人员。如面试考务,根据考生的数量、职位情况,确定面试考场数量,所需要的场内计时、计分人员数量,场外引领人员和候考室工作人员数量,现场系统维护技术人员数量等。需明确每个考务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通过考务方案、考务手册、考务安排等有序实施。
在人事考试专家选择上,除了专业背景、学历、职称职务、工作经验等要求外,必须选择政治立场坚定,作风严谨务实,品德高尚,责任心强,保密意识强,无不良记录的专家,同时还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