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明号评选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评选资格与届期管理
01
评选原则与基本要求
03
评选组织与职责分工
04
评选程序与关键环节
05
特殊机制与补充说明
01
PART
评选原则与基本要求
公开透明
评选过程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干预,严格按照评选标准执行,确保评选结果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
诚信为本
评选过程需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
评选过程公开透明,评选标准和程序需广泛宣传,接受公众监督。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自下而上逐级评选机制
基层推荐
评选活动从基层开始,由各单位、各团队推荐符合条件的候选对象。
逐级审核
候选对象需经过逐级审核,层层筛选,确保评选质量。
民主集中
评选过程需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确定评选结果。
专项认定
评选过程中,对候选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进行专项认定,以突出其特殊贡献或特长。
特殊推荐
对于在某方面有特殊贡献或影响的候选对象,可由相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特殊推荐,直接进入评选程序。
专项认定与特殊推荐说明
02
PART
评选资格与届期管理
省级青年文明号届期制(一届三年)
届期定义
省级青年文明号届期制度规定每届周期为三年,届满需重新进行评选。
届期内要求
届满评选
在届期内,青年文明号集体需保持荣誉,发挥示范作用,并接受定期检查和考核。
届满后,需按照评选标准重新进行评选,符合条件的继续保留荣誉称号。
1
2
3
申报条件
申报集体需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包括团队建设、活动开展、社会贡献等方面。
申报程序
申报集体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包括填写申报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等。
审核流程
申报材料将经过初审、复审等多个环节,确保申报集体的真实性和优秀性。
公示与授牌
通过审核的集体将被公示,无异议后正式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创建集体申报与审核流程
重新申报条件
对已获得荣誉的集体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检查其工作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
动态管理
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突出的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集体进行警告或撤销荣誉称号。
在届期结束后,需按照新的评选标准和要求重新进行申报。
重新申报与动态管理要求
03
PART
评选组织与职责分工
负责制定本系统青年文明号评选细则、考核标准、评选程序,组织本系统青年文明号候选集体的考核、推荐,对评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职责
配合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做好青年文明号评选工作,组织本地区符合条件的青年集体参与评选,协调解决评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地市团组织职责
行业系统主管部门与地市团组织协作机制
行业系统归口推报流程
初步筛选
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根据评选条件和考核标准,对本系统内的青年集体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推荐名单。
03
02
01
推荐申报
将初步筛选结果报行业系统主管部门领导审核同意后,正式向地市团组织推荐申报。
审核把关
地市团组织对推荐申报的青年集体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符合条件,并签署意见后报行业系统主管部门。
地市团组织归口推报流程
基层推荐
地市团组织发动所属基层团组织,广泛推荐符合条件的青年集体。
考核公示
地市团组织对推荐的青年集体进行考核,确定推荐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推荐上报
公示无异议后,地市团组织正式向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推荐上报,并附上相关材料。
04
PART
评选程序与关键环节
申报条件
符合年龄、团队规模、行业领域等基本条件,具有突出业绩和贡献。
申报与资格审核
申报材料
提交完整的申报表、事迹材料、证明材料等,真实反映团队情况。
审核流程
由评选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申报团队符合条件。
创建培训与初审复核
创建培训
组织针对参评团队的专业培训,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和创建水平。
培训内容
初审复核
包括评选标准、创建方法、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对培训后的团队进行初审,对团队情况进一步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1
2
3
公示方式
团队基本信息、主要事迹、评选结果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内容
公示效果
公示期间无异议或异议得到妥善处理的团队,将进入下一轮评选。
通过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等双渠道进行公示,确保信息广泛传播。
社会公示(双渠道公示5个工作日)
05
PART
特殊机制与补充说明
重大项目特别推荐机制
设立专门评审小组
针对重大项目设立由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门评审小组,进行独立评估。
项目申报和审核
符合条件的项目需提交详细的申报材料,并由评审小组进行初步审核,确定入围名单。
综合评审与推荐
评审小组对入围项目进行综合评审,重点考虑项目的创新性、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最终确定特别推荐名单。
跨领域联合评选规则
评选标准统一
制定统一的评选标准和程序,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03
02
01
联合评选委员会
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