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存货管理制度设计.pptx
文件大小:4.07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74千字
文档摘要

存货管理制度设计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2

分类与编码管理

01

基础管理规范

03

出入库流程控制

04

盘点与监管机制

05

信息化管理建设

06

优化与改进方向

01

PART

基础管理规范

存货定义与适用范围

01

存货定义

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02

适用范围

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管理目标与基本原则

管理目标

确保存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成本和管理费用。

01

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注重效益、优化库存结构的原则;严格出入库管理、保证质量的原则。

02

部门权责划分标准

负责存货的全面管理,包括制定政策、监督执行、组织盘点等。

管理部门

采购部门

仓储部门

使用部门

负责存货的采购工作,保证采购的存货符合质量要求,价格合理。

负责存货的入库、存储、出库等工作,保证存货的安全和完整。

负责存货的领用、使用等工作,保证存货的合理消耗和有效利用。

02

PART

分类与编码管理

价值高、品种数量少的物品,需重点管理,严格控制库存。

A类存货

价值中等、品种数量适中的物品,需适当控制库存,进行常规管理。

B类存货

价值低、品种数量多的物品,可适度放宽库存控制,采取批量采购。

C类存货

存货分类标准(ABC分类法)

统一编码规则设计

编码原则

遵循唯一性、可扩展性、易用性原则,确保每种存货有唯一编码。

01

编码结构

可采用层级结构,如大类-中类-小类,便于管理和查询。

02

编码长度

根据存货种类和数量合理设置编码长度,避免冗长或不足。

03

动态更新维护机制

存货信息更新

当新增或删除存货时,需及时更新编码信息,确保与实际相符。

01

随着存货种类和数量变化,需定期评估和调整编码规则,以满足管理需求。

02

管理人员培训

定期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编码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

03

编码规则调整

03

PART

出入库流程控制

根据销售、生产和库存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质量要求。

对采购的物资进行数量、质量和外观等方面的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确保物资准确无误地入库。

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对物资的质量、规格、型号等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采购计划与入库验收流程

采购计划

供应商管理

入库验收

验收标准

实时监控

库存预警

通过信息系统或手工台账等方式,实时掌握库存动态,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设置库存预警线,当库存量达到或低于预警线时,及时提醒相关部门进行采购或补货。

库存动态监控要求

定期盘点

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库存差异。

库存报表

根据库存数据生成各类库存报表,为决策提供支持,如库存周转率、呆滞库存等。

出库审批与追溯机制

出库审批

建立严格的出库审批制度,确保物资出库有明确的审批手续和责任人。

出库记录

详细记录物资出库的时间、数量、去向等信息,确保物资流向可追溯。

追溯机制

建立追溯机制,对物资的使用、流转和处置等环节进行追踪,确保物资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跟踪管理

对出库物资进行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物资的使用情况,为后续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提供参考。

04

PART

盘点与监管机制

定期盘点制度实施

定期盘点制度实施

盘点计划制定

盘点数据记录

盘点方式选择

盘点结果分析

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包括盘点时间、盘点范围、盘点人员及职责等。

根据存货特性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盘点方式,如全面盘点、抽样盘点等。

盘点数据需准确无误,记录清晰,便于后续分析和比对。

对盘点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差异原因,及时调整和解决。

异常损耗识别

通过盘点、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异常损耗情况。

异常损耗处理流程

01

异常损耗报告

发现异常损耗后,需及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报告,说明损耗情况及可能的原因。

02

异常损耗调查

组织专门人员对异常损耗进行调查,核实损耗情况,确定损耗原因。

03

异常损耗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对异常损耗进行相应处理,如赔偿、改进管理等。

04

库存需求预测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等因素,预测库存需求,确保库存充足。

安全库存计算

结合库存需求预测、采购周期、运输时间等因素,计算安全库存阈值。

库存阈值调整

根据市场变化、销售策略调整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安全库存阈值。

库存阈值监控

定期监控库存水平,确保库存保持在安全阈值范围内,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

安全库存阈值设定

05

PART

信息化管理建设

实时追踪存货的入库、出库、移动、盘点等状态,确保存货数据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