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doc
文件大小:3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4千字
文档摘要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为加强仓库、罐区安全管理,确保物资与危险化学品储存环节不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确保场所内所有作业活动的安全进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术语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防火堤:设置在储罐周围,用于防止泄漏液体扩散的构筑物。

仓库:专门用于储存日常使用的安全物资、生产物资、办公物资及化学品的设施,包括物资仓库与化学品库。

职责

物资管理部:负责物资仓库日常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对进出库物品进行严格登记,确保账物相符。

联合车间、脱氢车间:负责化学品库日常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对进出库物品进行严格登记,确保账物相符。

储运车间:负责一期二期项目罐区日常安全管理,确保各项操作符合安全规定,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记录和报告安全检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储运车间:负责三期项目罐区日常安全管理,确保各项操作符合安全规定,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记录和报告安全检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安全部:负责组织制定和完善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检查仓库和罐区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通知相应负责人及时整改。

管理要求

1.人员管理

1.1储运车间主任应对员工每季度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储运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与应急预案。

1.2培训不合格人员和无相关资质承包商严禁进入油气罐区作业,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未经许可机动车辆及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罐区。

1.3禁止在仓库和罐区内吸烟、使用明火或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1.4需严格控制进入仓库和罐区的人员,外来人员须由专人陪同。

1.5进入罐区进行巡检、采样或切水等高风险作业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帽、防静电工作服、劳保鞋。

1.6人员进入罐区防火堤前必须徒手触摸静电释放器。

2.存放管理:

2.1仓库应根据物品特性分类存放,避免混存,确保堆放整齐、稳固。

2.2定期清洁仓库,保持整洁卫生,防止杂物堆积引发火灾或其他事故。

2.3仓库应保持良好通风,安装通风装置,确保空气流通。

2.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可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0.3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米。

2.5储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罐区应当根据防雷的需要,安装防雷设备。

2.6储罐材质的选择必须考虑所储存料液的腐蚀性,更不得采用与料液发生直接反应的材质。

2.7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仓库和罐区的情况。

2.8在油气罐区严禁使用非防爆的照明、电气设施、工器具和电子器材。

2.9定期对仓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货架、托盘、叉车等设备的安全使用

3.作业管理

3.1定期检查储存设施,确保无泄漏、无损坏。

3.2应使用合适的搬运工具,确保物品安全转移。

3.3严禁油气储罐超温、超压、超液位操作和随意变更储存介质。

3.4在油气罐区手动切水、切罐时,作业人员不可离开现场。

3.5严禁关闭在用油气储罐安全阀切断阀和在泄压排放系统加盲板。

3.6严禁停用油气罐区温度、压力、液位、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和联锁系统。

3.7不得使内浮顶储罐运行中浮盘落底。

3.8严禁向油气储罐或与储罐连接管道中直接添加性质不明或能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

3.9油气罐区设备设施不完好或带病严禁运行。

3.10严禁使用空气等高风险介质进行管道扫线、搅拌等高风险作业活动。

4.防火措施:

4.1仓库内严禁烟火,并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

4.2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消防器材设备附近,严禁堆放其它物品。

4.3发现电器设备可能引起打火、短路、发热和绝缘不良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理。

4.4仓库和罐区内对散落的易燃、可燃物品和仓库的杂草应及时清除。用过的油棉纱、油抹布、沾油的工作服、手套等用品,必须放在仓库、罐区外的安全地点,妥善保管或及时处理

5.出入库管理:

5.1所有进出库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登记手续。

5.2出入库作业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6.应急管理

6.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

6.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3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监督检查

1.安全设施未按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或不能正常使用的,考核单位负责人绩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