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doc
文件大小:27.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3千字
文档摘要

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根据财政部与应急管理部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三、术语

1.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2.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按照一定比例从企业经营收入中提取用于保障和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的费用。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有助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职责

1.总经理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公司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管理合规性负责。

2.物资采购部负责公司安全费用的提报。

3.资产财务部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建档管理工作。

4.安全部负责安全生产费的审核和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五、管理要求

1.安全生产费用按照“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资产财务部应将安全生产费用纳入公司财务计划,保证专款专用并合理使用。

2.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

2.1资产财务部以上年度营业收入为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确定本年度应计提金额,并逐月平均提取。具体如下:

a.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5%提取;

b.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25%提取;

c.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5%提取;

d.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2.2公司安全生产费用应及时、足额提取并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使用,年度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生产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3.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

3.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和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3.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制修订与应急演练支出;

3.3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支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支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

3.4安全生产检查、评估评价(不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3.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3.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从业人员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

3.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3.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检定校准支出;

3.9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出;

3.10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3.2在本制度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者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的支出。

4安全生产费用计划管理

4.1安全部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安全生产费使用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费使用范围,编制计划应切实考虑公司级重大危险因素及重大环境因素预防控制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4.2年度计划经安全总监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安全生产费用年度计划纳入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确保资金投入。

4.3年度内各月份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由安全部审核后,按照公司钉钉流程执行。

4.4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从成本(费用)中列支并专项核算。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应当取得发票、收据、转账凭证等真实凭证。

4.5职工薪酬、福利不得从安全生产费用中支出;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从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4.6安全生产费用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出现赤字(即当年计提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加上年初结余小于年度实际支出)的,应当于年末补提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连续两年补提安全生产费用的,可以按照最近一年补提数提高提取标准。

4.7安全生产费用月初结余达到上一年应计提金额三倍及以上的,自当月开始暂停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直至安全生产费用结余低于上一年应计提金额三倍时恢复提取。

4.8当年实际使用的安全生产费用不足年度应计提金额60%的,除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外,还应当于下一年度4月底前,按照属地监管权限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提交经企业董事会、股东会等机构审议的书面说明。

4.9同时开展两项及两项以上以营业收入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