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一日活动流程培训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晨间活动管理
01
到校准备阶段
03
课堂教学实施
04
午间工作安排
05
课后收尾工作
06
总结与反思
01
PART
到校准备阶段
投影仪和电脑
检查音响设备是否完好,音量是否适中,避免影响正常教学。
音响设备
教具准备
检查所需的教具是否齐全,如PPT、白板笔、教学模型等。
确保投影仪和电脑连接正常,且电脑内有当日授课所需的所有资料。
教学设备检查要点
教室环境整理规范
桌椅摆放
确保桌椅整齐、稳固,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黑板与屏幕
教室卫生
黑板和屏幕需保持清洁,无残留笔迹或污渍。
地面、桌面、窗台等需打扫干净,为学生提供整洁的学习环境。
1
2
3
当日计划确认流程
查阅课程表
确认当日课程安排,包括教学内容、课时分配等。
教案准备
根据课程安排,准备相应的教案和教学材料。
提前沟通
与班主任或相关教师进行沟通,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状态,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02
PART
晨间活动管理
提前到校
要求班主任提前到班级,监督学生出勤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按时到校。
学生考勤执行标准
考勤记录
认真记录考勤情况,对于迟到、早退、请假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做好相应记录。
考勤公示
定期公示考勤情况,表扬出勤率高的学生,对于出勤率较低的学生,进行提醒和帮助。
晨读/早操组织策略
制定晨读计划,选择适合学生朗读的课文或材料,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晨读计划
合理安排早操时间,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体操或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早操安排
晨读和早操可以采用集体、分组等多种形式进行,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组织形式
安全巡查重点事项
检查教室内的门窗、电器、桌椅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教室安全
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教育。
学生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熟悉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处理
03
PART
课堂教学实施
教具准备
制作精美的课件,内容清晰、重点突出,包含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制作
预备教案
提前设计好教学流程和活动,确保教学有序进行。
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如投影仪、白板、实物等,确保教学辅助工具齐全。
教具与课件准备要求
导入新课
通过有趣的话题或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讲解知识点
按照课程大纲和教案,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结合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互动环节
设计多种互动形式,如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跃度。
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教学流程标准化执行
在课前明确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让学生了解并遵守。
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课堂上的干扰因素,如学生讲话、打闹等,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制止,保持课堂秩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互动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纪律互动技巧
设定规则
积极引导
应对干扰
灵活应变
04
PART
午间工作安排
午餐秩序管理方法
分组管理
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协助管理,保证用餐秩序。
餐前准备
提前安排好学生们的座位,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餐具和食物,并提醒学生注意用餐礼仪。
秩序维护
在用餐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如大声喧哗、浪费食物等。
安静环境
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午休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休息。
午休时段监管要点
巡查监督
加强午休时段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违规行为,如打闹、看书等。
照顾差异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进行个别关注和安排。
个别学生辅导策略
观察记录
在午间休息时段,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班主任。
针对性辅导
情感关怀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如安排阅读、补习等。
对个别学生进行情感关怀,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1
2
3
05
PART
课后收尾工作
布置作业
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批改要求
反馈与调整
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改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并根据反馈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和策略。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适量、有针对性的作业,避免机械重复和无效练习。
作业布置与批改规范
家校沟通内容整理
通过家长信、家校联系本、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沟通方式
向家长传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