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风俗学习;前言;目录;第一部分;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第二部分;12;;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把菖蒲、艾条插在门旁。
艾是一种中药,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虫,净化空气。
菖蒲是水生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可以散发淡淡的香味,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15;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可以避邪驱病。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面用丝布包起来,清香四溢,再以五彩丝线作各种不同的形状,连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小组讨论:大家快来说说看,你们老家端午节还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第三部分;;《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乙卯重五诗》
清?顾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
惟有万千断肠句。;《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第四部分;端午知识竞答;;;;;;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风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