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1.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出,公共管理部门可以借鉴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运用公共选择与交易费用理论,通过市场引导来提升服务的效能和服务质量。该理论吸收了效用最大化的精华,倾向于主张政府应当以人民的需要为中心,让所有投入的资源都能发挥其作用,避免资源浪费,以最小的代价为民众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提高行政效能。
这同样是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新公共管理理念是以结果为导向,这与绩效评价相同,既要计算政府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费用,又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衡量与评估,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效益。
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现状,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估制度,以促进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效率。
1.2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理论
传统的政府管理重点在过程管理上,而绩效管理则是注重结果。政府的绩效管理目的就包括了,政府对结果负责,并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的要求。在公共财政制度下,公共部门的财政支出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分配,核算与评判特定期间内政府工作,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依据以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这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前提,也是财政支出效率、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是财政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管理依托于评价投入和产出的效益,需要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设置一套指标体系,通过定量的的方法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计量和分析,并将其与政府的绩效考核结果相结合,充分应用,从而有效地解决“干多干少”的财政逆向选择问题。
本文旨在根据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理论下,对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利用其评估的结果,进一步反馈公益金使用效益的提升方向。它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其根本意义在于衡量政府的职能实现程度,这也是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的考核。
1.3程序逻辑模式理论
程序逻辑模式,即ProgramLogicModel(简称PLM),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将资源投入、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联系起来的因果模型。该模型产生于对资源使用效率问责的背景下,威斯康辛州大学为了更好地应对针对项目产出的问责,选择程序逻辑模式来协助服务计划的实践。它注重倡导活动和活动成效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项目发起者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对项目的评价、复盘,让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成效的达成也有理可依。
程序逻辑模式是在反思目标导向与系统导向的评价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结合了两种模式的优点,将混合主义评估范式作为方法论的支撑,是整合导向的评价模式。程序逻辑模式用逻辑关系,贯穿了目标导向和系统导向这两种评价导向,在该模式的评价中,不仅评估活动开展的成效,也就是产出结果,还评估产生的成效与投入资源以及过程的逻辑关系,检视资源的投入和最终产出的结果是否平衡。该模式跨越了过程与结果,结合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它的研究过程更加清晰,研究结果更为全面地展现出事物完整的逻辑。
图2-1程序逻辑模式图
程序逻辑模式认为一个项目的发展必须依据设定的程序,而程序的各个环节之间必然有逻辑性。对于逻辑模式的建立,有学者认为应该围绕所涉及的各种利益相关者,本文考虑到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利益相关方众多的实际情况,转而采取Rogers(2000)的观点,将程序逻辑模式的评价内容归纳为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个环节(如图2-1所示),以形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程序逻辑模式在评价的过程中,既兼顾了资源投入、实践过程,也聚焦于产出和影响,结合先前对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分析,本文认为该模式与构建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