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选座小程序设计》13000字.docx
文件大小:776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74万字
文档摘要

·1·

·PAGE15·

PAGE1

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选座小程序设计

摘要

市场上现有的自助选座预订系统主要是通过图书馆设置的触摸屏电脑实现的。需要在多个阅览室和楼层部署多台触摸屏电脑,这将带来排队、座位选择和登机等问题。同时,这些设备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效率成本比不高。自助式座位选择系统通过良好的视觉界面显示图书馆座位的状态,可以实现用户与系统的友好交互。通过网络实现移动端和PC端的座位预订,解决了图书馆排队问题,改善了图书馆座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图书馆座位资源的利用率。系统生成的读者选座、预订和临时离场行为数据,可以分析读者在图书馆的使用规律,探索和提取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座位资源的配置,为图书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座位选择系统通过良好的视觉界面显示图书馆座位的状态,可以实现用户与系统的友好交互。通过网络实现移动端和PC端的座位预订,解决了图书馆排队问题,改善了图书馆座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图书馆座位资源的利用率。系统生成的读者选座、预订和临时离场行为数据,可以分析读者在图书馆的使用规律,探索和提取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座位资源的配置,为图书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本课题利用稳定的微信开发者工具、weui组件Java编程语言和云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座位选择和打卡程序。具体功能如下:系统登录、座位预订、签到和登录。管理员功能:预约设置、预约查询,打卡签到。

关键词:物联网,图书馆选座,小程序

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目前最理想、最方便的学习和自学场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献和学习资源,而且阅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WiFi信号、电灯、电源插座、空调等设施已基本配备。这些资源和设施是免费提供给学生的。许多新的大学图书馆像酒店和百货商店一样被建造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图书馆学习和查阅文献,尤其是在期末考试和大考之前,图书馆往往会提前排起“长队”,此时“占座”现象尤为突出。有无数的工具可以用来占座,包括书籍、杯子和带有占座词的便条。一些读者甚至使用链锁,这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读者占据了座位,但其中一个已经好几天没有使用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图书馆自助选座预订系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些制造商意识到,移动终端将成为选座和预订系统的主要载体,选座应用程序也将随之出现。座椅选择应用基本上可以解决触摸屏电脑座椅选择的尴尬,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定制和开发;后期维护APP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应用推广缓慢,用户容易流失毕竟,在手机上安装大量应用会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微信Applet的出现为自助选座预订系统带来了又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0%,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9.32亿,移动即时通讯用户数达到9.3亿,占移动互联网用户的99.8%。微信应用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各种社交应用市场[1]。根据腾讯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微信和微信目前每月有12.1亿活跃用户。2017年微信Applet的正式推出,给广大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有力工具。随着微信Applet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应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图书馆服务模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一词起源于1999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首先明确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认为物联网是通过RFID(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将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的网络。目前,物联网技术仅限于射频识别(RFID)和互联网。

随后,物联网继续发展。国际电信联盟(ITU)、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uropeanintelligentsystemintegrationtechnologyplatform)、欧盟物联网研究项目组(IOT)等机构对“物联网”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物联网的概念也从萌芽走向清晰。2008年11月,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提出了“智能地球”战略,该战略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和认可[2]。许多国际知名物联网研究机构进一步将“智能地球”的内容纳入物联网相关报告。

1.1运用于图书馆选座的背景意义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数字化进程中公共服务的不断推进,人们使用公共设施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例如,传统的线下信用卡运营被在线自助运营取代,但自助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硬件是城市的基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硬件的智能化发展。基于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智能硬件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的智能硬件应该体现在节能上。节约能源的方式包括对设备进行传感、传输和实现远程监控,还可以减少建筑人员